(共43张PPT)
第一单元 国土与居民
■人口最多的国家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人口分布不平衡
第3课 众多的人口
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一个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中国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已达13亿。
导入
我国有13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这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利多还是弊多呢?人口过多会产生什么问题?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返 回
返 回
四世同堂的一个大家庭
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温饱问题。图为一批老年人来到天安门前。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人口的7%,或60岁以上老人占10%,表明该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按此标准,中国在1999年就已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65岁以上的老人为96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6%。图为老年人在公园里跳老年迪斯科。
在老年公寓喜结良缘的老年人
一些老年人选择了书法学习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会议
人口普查登记
1984年在北京举行的人口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专家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看法:
──劳动力资源大幅增长,15-64岁的适龄人口有近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但也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基本进入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6.96%.
──男女性别比较高。
──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比1990年增长了154%,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20.6%增加到2000年的36.09%.
资 源 总量位次 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
土地面积 3 1/3
矿产资源储量 3 3/5
河流年径流量 6 1/4
森林总面积 6 1/5
耕地面积 4 1/3
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比较
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公顷)
人均林地面积比较
(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人均水资源示意图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该图反映了我国什么人口问题?
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万人口,致使每年增加国民收入的1/4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
新增人口的消耗
国家 面积
(百万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美国 936.4 27313 6.1
澳大利亚 774.1 1897 6.2
加拿大 997.1 3049 4.0
俄罗斯 1707.5 14556 -4.9
日本 37.8 12651 1.7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这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人口众多制约着中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也使中国各种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要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也难以更快地发展,最终又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就业困难。图为某招聘会现场。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还应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吗?
住房紧张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还应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吗?
交通拥挤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还应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吗?
老年人增多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还应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吗?
环境污染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还应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吗?
晚婚五年,100年少生一代人
70年代,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个政策?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到2003年,已下降至12.41‰,大陆过去30年间少生了3.38亿人。目前,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图为一个独身子女家庭在公园游玩间学习。
人口分布不平衡
黑河
腾冲
腾冲
本课小结
人口最多的国家: 13亿人口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分布不平衡: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以东人口比较稠密尤其东
部沿海平原地区,以西人口比较稀疏,尤其西部
内陆高山、荒漠地区。
人口多带来的问题:制约着中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迅
速提高;各种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人均占有
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也难以
更快地发展,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交通、住房、就
业、环境污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