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的小姑娘
课标分析:
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以情感为主线,将音乐与舞蹈、自然与科学等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体验、参与的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情感的表现有机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赶海的小姑娘》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四二拍,大调式。音乐的形象鲜明,旋律流畅,节奏疏密结合。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赶海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歌词形象生动,有捡海螺、抓对虾的具体描写,也有如松软的海滩、金黄的沙、一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出现大海边的优美景色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指导学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表现赶海时的欢乐情景。通过聆听大海的声音,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壮观,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爱护大海、保护大海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追求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编创一定的情境,即兴编几个舞蹈动作,表现赶海的小姑娘的愉快心情。
2、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把握歌曲的节奏与韵律,并能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①注意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强弱对比要区分开来,并通过演唱歌曲表现出来。
②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要做到声断气连;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注意歌曲中顿音的唱法,要做到轻快而有弹性。
教学策略:
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播放大海的声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这是海浪的声音,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去海边和海边的小姑娘一起赶海去,你听她唱着歌来了!(老师播放大海美丽的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赶海的小姑娘》加以介绍美丽的大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看和老师对大海的介绍,加深同学们对大海的印象。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的部分旋律。
2、师:同学们,大海这么美丽,那大海的海风声和海浪声你们能模仿吗?(用“呼—”、“哗—”、“啦—”来表示。)并把这些象声词加入到《赶海的小姑娘》的主题旋律中,注意纠正同学们发声的位置,并以此做为歌唱前的发声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思考,并能用声音模仿出海风与海浪声,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本课当中来,以《赶海的小姑娘》主题旋律为歌唱前的发声练习,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
3、师:在海边生活的孩子们都非常喜爱大海,因为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而且它藏着许多宝藏,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每当大海退潮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到海边赶海,享受着大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赶海喽!
二.寓教于乐
1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好吗?(听录音范唱)
师:表现了小姑娘的什么心情?
生:愉快的
师:为什么小姑娘的心情是愉快的?你是怎么感受出来的?
生:我觉得这首歌很快;
师:嗯,这首歌曲我们的速度稍快,所以我们从速度上感受了小姑娘的愉快心情,还有的同学从歌词中感受到了,你们的感觉真准!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了歌词,其实这首歌的词也特别美,你听听!(打开书,读歌词)
师:听老师读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说!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在听辨、比较探究的活动中进行,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多遍聆听了歌曲,记忆了旋律,为唱好歌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旋律。
师:请你跟着小姑娘轻轻的唱唱吧,说说歌曲里你认为比较难演唱的部分。(这里学生可能会说几个地方,用琴解决)
3、老师讲解歌曲中的难度⑴强弱力度的对比,第一乐句是中强,第二乐句是中弱,歌词“找呀,找呀”是中强,“挖呀,挖呀”变成了中弱,⑵歌曲中的何止符难点“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先读节奏 ,后唱歌词,八分何止符要做到声断气连。⑶注意歌曲中出现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⑷ 注意歌曲中 顿音“▼”的唱法,“装呀装不下”要做到轻快而有弹性。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曲旋律的认识,重、难点的突破,使同学们对该乐曲的学习达到最高点。
4、老师弹奏整首旋律,学生跟着唱一遍,注意纠正学生唱的不正确的地方。
三.创造表现:
1、师:通过演唱,我们能感受到小姑娘特别愉快的心情,请你听听老师演唱的,看有没有这种愉快的心情。(面无表情的演唱)
生:没有,好像一点都不高兴! 师:嗯,那你再听听老师这样唱呢?(带表情的演唱)那样好听呢?
生:后面一种。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深情并茂的范唱,引起了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激起学生渴望唱好歌曲的欲望。
2、 师:我也这样认为,那你们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一起再来唱唱,和小姑娘比比,行不行?
生:行!
师:注意还是请你轻轻的声音来唱,我们的坐姿,别忘了把我们愉快的心情也唱出来!
3、 师:我从大家的表情里,感受到了你的心情了,但是我们还能比小姑娘唱得更好,我们男孩和女孩分组来唱,男孩从开始唱到“一呀一对虾”女孩来唱后面的,第二段也这样唱。
4、 师:愉快的心情除了用歌声来表达,还可以怎么来表示呢?
生:用动作,跳舞!
师:你可以自己为歌曲添加一些动作,来表示你的愉快的心情!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小篮子,谁来给大家把自己的动作表演一下呢? (表演完后,可让学生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师生共同合作的和谐氛围。
四、完美结课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心情非常愉快,在下课之前让我们一起看看用舞蹈表现的赶海吧!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亲身到海边去感受“赶海”情景,让我们随音乐下课吧!
设计意图:这样结课,紧扣歌曲的主题。使学生融入到音乐美的感受之中。最后,学生带着满怀喜悦、满怀收获的愉悦心情,离开教室。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满足而又留连忘返、意犹未尽的感觉。
教学反思
本课以“赶海”为主题,通过学生“听海浪的声音,说大海,学唱歌曲,表现赶海”等几个环节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说说、唱唱、演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力求真正做到理解歌曲的境界和内涵。让学生体会和想象大自然中美景。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有感情的去完整的唱好这首歌曲。在歌曲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去创造美。体会和表现赶海的小姑娘的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心情。学生听得很认真,学得很认真,我很感动。
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我根据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的差异、项目的强弱来作出评价。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有的擅长欣赏、有的诗歌朗诵较好等,运用多种形式的音乐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例如,以“汇报演出”的形式,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小组唱、表演唱等等,无论学生选择哪种形式,完成较好者都给予肯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也使学生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发挥让后进生树立了信心重新认识自我。
2、同学评价:课上老师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当评委,相互评议,最后确定所得成绩,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每位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比如在小组唱环节和表演环节。
3、鼓励、表扬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加“花”或加“星”的形式,如有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积极举手,且回答准确,有的学生在练习节奏时表现非常棒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兴趣,产生动力,又能树立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教学反思:
?本课以“赶海”为主题,通过学生“听海浪的声音,说大海,学唱歌曲,表现赶海”等几个环节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说说、唱唱、演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力求真正做到理解歌曲的境界和内涵。让学生体会和想象大自然中美景。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有感情的去完整的唱好这首歌曲。在歌曲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去创造美。体会和表现赶海的小姑娘的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心情。学生听得很认真,学得很认真,我很感动:教师精心准备后的课,学生自然会喜欢!??本堂课程的内容主要依据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兴趣,愉快的学习。主题《赶海的小姑娘》是活泼可爱的,使我的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做到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学每一个歌词,也许在我教学过程中会有个别孩子并不快乐,但我会继续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解,并完全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