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抛体运动
A级 合格达标
1.(多选)关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物体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
B.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D.物体以初速度抛出,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的大小与初速度的大小相等,加速度也相等
2.(多选)下列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
B.当速度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C.当位移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D.上抛和下落两个过程中,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3.做斜抛运动的物体,随着时间的延续,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将( )
A.可能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增大 D.可能减小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个小球斜上抛,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小
B.沿路径3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
C.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分量相等
D.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水平分量相等
5.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取10 m/s.)( )
A.80 m B.40 m
C.20 m 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6.地面上的物体做斜抛运动,初速度为10 m/s,g取10 m/s2,其最大的射高和对应的抛射角分别为( )
A.10,90° B.5,90°
C.5,45° D.5, 0°
B级 等级提升
7.(多选)一物体自空中某点竖直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为4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1 s内物体的位移可能是( )
A.1 m B.9 m
C.-1 m D.-9 m
8.“跳一跳”游戏需要操作者控制棋子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使其能跳到旁边等高平台上.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轨迹为抛物线,经最高点时速度为v0,此时离平台的高度为h.棋子质量为m,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跳跃过程( )
A.所用时间t=
B.水平位移大小x=2v0
C.初速度的竖直分量大小为2
D.初速度大小为+gh)
9.(多选)为了求出塔的高度,如果将一石子从塔顶以速度v0竖直下抛,那么除了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和初速度v0外,还应知道的物理量可以是( )
A.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最后1 s内石子的位移
C.最初1 s内石子的位移
D.最后1 s内石子速度的增量
10.甲、乙两个同学打乒乓球,设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α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β角,如图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与击打后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v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v2之比为( )
A. B.
C. D.
11.从A发射攻击导弹打击B目标,发射初速度为v1,方向与水平面成α角,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当导弹到达最高点时,拦截导弹以初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此时拦截导弹与攻击导弹的水平距离为x.若导弹发射后均做无动力飞行,不计空气阻力,且恰好拦截成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2=sin2 αcos α,2gx) B.v2=sin3α,2gx)
C.v2=cos3α,2gx) D.v2=sin αcos2 α,2gx)
第一章第四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抛体运动
A级 合格达标
1.(多选)关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物体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
B.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D.物体以初速度抛出,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的大小与初速度的大小相等,加速度也相等
解析:分析如下:
选项 诊断 结论
A 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只受重力,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保持不变 √
B 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仍等于g ×
C 由选项A可知 ×
D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均为g不变 √
答案:AD
2.(多选)下列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
B.当速度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C.当位移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D.上抛和下落两个过程中,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阶段,故A正确;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故B正确;当位移为零时,物体回到了抛出点,故C错误;上抛和下落两个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加速度为g,故D错误.故选A、B.
答案:AB
3.做斜抛运动的物体,随着时间的延续,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将( )
A.可能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增大 D.可能减小
解析:斜抛运动中,物体向重力的方向偏转,所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减小,故B正确.
答案:B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个小球斜上抛,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小
B.沿路径3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
C.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分量相等
D.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水平分量相等
解析:竖直方向上,因为高度一样,所以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一样,运动时间一样,所以B错误,C正确;水平方向上,由于路径1水平位移最大,而运动时间一样,所以1的水平速度最大,所以D错误;沿路径1运动的小球初速度最大,由于整个过程外力不做功,所以初末速度大小相等,所以落地速度1最大,所以A错误.
答案:C
5.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取10 m/s.)( )
A.80 m B.40 m
C.20 m 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解析:由题意知,从A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s,从B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s,因为sAB=sA-sB,从最高点计算.
所以sAB=m=20 m.
答案:C
6.地面上的物体做斜抛运动,初速度为10 m/s,g取10 m/s2,其最大的射高和对应的抛射角分别为( )
A.10,90° B.5,90°
C.5,45° D.5, 0°
解析:物体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v0sin θ;可知,当θ=90°时,对应的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最大,则射高最大,此时射高为h=,2g)= m=5 m,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B级 等级提升
7.(多选)一物体自空中某点竖直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为4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1 s内物体的位移可能是( )
A.1 m B.9 m
C.-1 m D.-9 m
解析:由于向上为正方向,1 s后物体的速度可能为4 m/s,也可能为-4 m/s.根据v=v0-gt,若v=4 m/s,则v0=14 m/s,这样s=×t=9 m,B正确;若v=-4 m/s,则v0=6 m/s,这样s=t=1 m,A正确,C、D错误.
答案:AB
8.“跳一跳”游戏需要操作者控制棋子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使其能跳到旁边等高平台上.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轨迹为抛物线,经最高点时速度为v0,此时离平台的高度为h.棋子质量为m,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跳跃过程( )
A.所用时间t=
B.水平位移大小x=2v0
C.初速度的竖直分量大小为2
D.初速度大小为+gh)
解析:竖直方向上,由h=gt2,可得t=,该斜抛运动等效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抛运动,时间是2倍,故选项A错误;水平位移x=2v0,故B选项正确;初速度的竖直分量大小为gt=,故C选项错误;用速度的合成即勾股定理得初速度大小为+2gh),故D选项错误.
答案:B
9.(多选)为了求出塔的高度,如果将一石子从塔顶以速度v0竖直下抛,那么除了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和初速度v0外,还应知道的物理量可以是( )
A.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最后1 s内石子的位移
C.最初1 s内石子的位移
D.最后1 s内石子速度的增量
解析:由v=v+2gh可知,若vt已知,则可求h,故A项正确.若已知石子最后1 s内的位移,则可求出石子下落的总时间t,根据v0t+gt2-=Δs,求出t后,再根据h=v0t+gt2,即可求出塔高,而据C、D两项不可能求出塔高,故B项正确,C、D两项均错.
答案:AB
10.甲、乙两个同学打乒乓球,设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α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β角,如图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与击打后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v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v2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由题可知,乒乓球在甲与乙之间做斜上抛运动,根据斜上抛运动的特点可知,乒乓球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在甲处vx=v1sin α,在乙处vx=v2sin β,所以=∶=.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11.从A发射攻击导弹打击B目标,发射初速度为v1,方向与水平面成α角,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当导弹到达最高点时,拦截导弹以初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此时拦截导弹与攻击导弹的水平距离为x.若导弹发射后均做无动力飞行,不计空气阻力,且恰好拦截成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2=sin2 αcos α,2gx) B.v2=sin3α,2gx)
C.v2=cos3α,2gx) D.v2=sin αcos2 α,2gx)
解析:导弹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2g)=,导弹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vx=v1cos α.因水平方向导弹做匀速运动,则被拦截时x=v1cos α·t,竖直方向H=gt2+.联立解得v2=sin2 αcos α,2gx),故选项A正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