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章末质量评估(一)—2020-2021学年【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分级训练(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章末质量评估(一)—2020-2021学年【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分级训练(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9 22: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质量评估(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竖直下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B.下落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下抛时,由于给物体一定的作用力,所以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将一蜡块置于注满清水的长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蜡块匀加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竖直黑板面沿水平向右方向匀速移动,如图所示.设坐标系的x、y轴正方向分别为水平向右、竖直向上,则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3.某物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每次都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挡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挡板依次放在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x2-x1=x3-x2    B.x2-x1<x3-x2
C.x2-x1>x3-x2 D.无法判断
4.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上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约为24 cm.则它重心向下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  )
A.3 000倍 B.300倍
C. D.
5.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为了判断卡车是否超速,需要测量的是(  )
A.车的长度,车的质量
B.车的高度,车的重量
C.车的长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
D.车的高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
6.如图所示,将一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斜向上抛出,刚好垂直击中篮板上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若从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点,则可行的是(  )
A.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
B.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0
C.减小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
D.增大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出速度v0
7.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从抛出到离斜面最远所用时间为t1,从抛出到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4
8.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船相对于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船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  )
A.时间相同,AD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B.时间相同,AC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C.沿AC用时最短,AC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D.沿AD用时最长,AD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9.如图所示,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角,速度大小是800 m/s.在忽略所受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炮弹射出时的竖直分速度是400 m/s
B.炮弹射出时的水平分速度是400 m/s
C.炮弹射出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炮弹射出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2 000 m
10.如图所示,长为L=1.5 m的圆筒悬挂于天花板上,在圆筒的正下方有直径小于圆筒内径的小钢球C,C与圆筒下端B的距离h=2 m,某时刻烧断悬挂圆筒的悬绳,同时将小钢球C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小钢球C从圆筒中穿过的时间是(  )
A.0.015 s B.0.05 s
C.0.075 s D.0.1 s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会发生变化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1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已知A的速度为v1,现将B以不同速率v2沿与v1同一方向抛出,不计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  )
A.若v2=v1,B的轨迹为①
B.若v2>v1,B的轨迹为②
C.若v2<v1,B的轨迹为③
D.若v2>v1,B的轨迹为④
13.摩托车跨越表演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受到许多极限爱好者的喜爱.假设在一次跨越河流的表演中,摩托车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为24 m/s,刚好成功落到对面的平台上,测得两岸平台高度差为5 m,如图所示.若飞越中不计空气阻力,摩托车可以近似看成质点,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1 s
B.河宽为24 m
C.摩托车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0 m/s
D.若仅增加平台的高度(其他条件均不变),摩托车依然能成功跨越此河流
14.在一些广场经常会有一种抛圈游戏,现简化模型如图:细铁丝绕成的圆圈在界线的正上方水平抛出(圆圈平面一直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后立即停止运动,且圆圈不能碰到玩具;细圆柱体玩具(直径忽略)垂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设圆圈抛出时的离地高度为H,初速度v垂直于界线,界线到玩具的距离d=1.8 m,已知圆圈的半径R=0.1 m,玩具的高度为h=0.2 m.为了套中玩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圆圈的抛出点越高,则需要抛出的速度越小
B.只要满足H>h,同时控制好v,则必定可套中玩具
C.H至少为 m,否则无论v多大都不能套中玩具
D.H至少为1.25 m,否则无论v多大都不能套中玩具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15.(8分)用频闪照相技术拍下的两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拍摄时,光源的频闪频率为10 Hz,a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b球自B点开始下落,背景的小方格为相同的正方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阻力.
(1)根据照片显示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能确定b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不能确定a球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只能断定a球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D.可以确定a球沿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根据照片信息可求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m/s;当a球与b球运动了    s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
16.(10分)如图,在一个平台边缘A点上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恰好落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P点,平台A点到斜面顶端O的竖直高度h= m,O、P间距离为L= m,(g取10 m/s2)求:
(1)小球飞行的时间;
(2)小球在P点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
17.(10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体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出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井的竖直深度.
18.(16分)如图所示,排球场的长为18 m,球网的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离网3 m远的线上,正对球网竖直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g取10 m/s2)
(1)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
(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为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出此高度.
章末质量评估(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竖直下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B.下落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下抛时,由于给物体一定的作用力,所以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由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2.将一蜡块置于注满清水的长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蜡块匀加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竖直黑板面沿水平向右方向匀速移动,如图所示.设坐标系的x、y轴正方向分别为水平向右、竖直向上,则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解析:蜡块参加了两个分运动:竖直方向在管中匀加速上浮,水平方向水平向右匀速直线移动,故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蜡块的合力竖直向上,故它的运动轨迹向上弯曲,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3.某物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每次都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挡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挡板依次放在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x2-x1=x3-x2    B.x2-x1<x3-x2
C.x2-x1>x3-x2 D.无法判断
解析:因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则下落相等位移的时间越来越短,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x2-x1>x3-x2.故C正确.
答案:C
4.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上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约为24 cm.则它重心向下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  )
A.3 000倍 B.300倍
C. D.
解析:设磕头虫背部撞击地面的速度为vt,则有:v=2as1=2gs2,所以有===300.
答案:B
5.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为了判断卡车是否超速,需要测量的是(  )
A.车的长度,车的质量
B.车的高度,车的重量
C.车的长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
D.车的高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
解析:零件被抛出做平抛运动,且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等于卡车原来的速度,则h=gt2,x=v0t,解得v0=x.要测量卡车原来的速度,只要测出零件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由上知,需要测量的量是车的高度h,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x,故D正确.
答案:D
6.如图所示,将一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斜向上抛出,刚好垂直击中篮板上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若从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点,则可行的是(  )
A.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
B.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0
C.减小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
D.增大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出速度v0
解析:把篮球斜上抛的运动逆向看作平抛运动,若从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点,则需要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0,选项B正确.
答案:B
7.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从抛出到离斜面最远所用时间为t1,从抛出到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4
解析:从抛出到离斜面最远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速度夹角为θ,得
tan θ==.
从抛出到落到斜面上时,位移夹角为θ,得
tan θ==,v0t2)=,
所以有=,解得=,故B正确.
答案:B
8.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船相对于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船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  )
A.时间相同,AD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B.时间相同,AC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C.沿AC用时最短,AC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D.沿AD用时最长,AD是匀加速运动的轨迹
解析:根据题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时间也不相同.根据曲线运动条件可知,AC轨迹说明船在静水中加速运动,而AB说明对应船在静水中匀速运动,AD则说明船在静水中减速运动,故A、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由AC轨迹,船在静水中加速运动,因此所用时间最短,故C正确;沿着AD运动轨迹,对应的时间是最长的,但AD是匀减速运动的轨迹,故D错误.
答案:C
9.如图所示,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角,速度大小是800 m/s.在忽略所受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炮弹射出时的竖直分速度是400 m/s
B.炮弹射出时的水平分速度是400 m/s
C.炮弹射出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炮弹射出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2 000 m
解析:炮弹的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y=v0sin 30°=800× m/s=400 m/s,在水平方向上为vx=v0cos 60°=800× m/s≈693 m/s,故A正确,B错误;炮弹射出后,因加速度不变,且加速度与速度不共线,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错误;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射出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2g)= m=8 000 m,故D错误.
答案:A
10.如图所示,长为L=1.5 m的圆筒悬挂于天花板上,在圆筒的正下方有直径小于圆筒内径的小钢球C,C与圆筒下端B的距离h=2 m,某时刻烧断悬挂圆筒的悬绳,同时将小钢球C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小钢球C从圆筒中穿过的时间是(  )
A.0.015 s B.0.05 s
C.0.075 s D.0.1 s
解析:球C竖直上抛,筒自由落体,假设C、B点相遇时经历时间为t1,得:h=gt+v0t1-gt=2 m.代入数据得:t1=0.1 s.此时筒下落速度:v1=gt1=10×0.1 m/s=1 m/s,球上升速度:v2=v0-gt1=(20-10×0.1 m/s)=19 m/s.假设小球从B到A点,经历时间为t2,则筒长为L=v1t2+gt+v2t2-gt=1.5 m,解得:t2=0.075 s.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会发生变化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不一定会发生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则所受合力不可能为零,选项B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则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ABD
1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已知A的速度为v1,现将B以不同速率v2沿与v1同一方向抛出,不计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  )
A.若v2=v1,B的轨迹为①
B.若v2>v1,B的轨迹为②
C.若v2<v1,B的轨迹为③
D.若v2>v1,B的轨迹为④
解析:A对,因抛出后两球均只受重力,故加速度相同,若两球初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则两球的运动轨迹相同,即B的轨迹为①.C对,B、D错;因初速度方向相同,若v2>v1,B的轨迹既不是②也不是④;若v2<v1,B的轨迹为③.
答案:AC
13.摩托车跨越表演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受到许多极限爱好者的喜爱.假设在一次跨越河流的表演中,摩托车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为24 m/s,刚好成功落到对面的平台上,测得两岸平台高度差为5 m,如图所示.若飞越中不计空气阻力,摩托车可以近似看成质点,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1 s
B.河宽为24 m
C.摩托车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0 m/s
D.若仅增加平台的高度(其他条件均不变),摩托车依然能成功跨越此河流
解析:A对,摩托车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h=gt2,解得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 s.B对,河流的最大宽度即摩托车水平方向位移为d=x=v0t=24×1 m=24 m.C错,竖直方向速度为vy=gt=10 m/s,则摩托车落地前瞬间的速度为v=+v)= m/s=26 m/s.D对,摩托车离开平台做平抛运动,仅增加平台的高度(其他条件均不变),则有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增大,摩托车水平方向位移增大,所以摩托依然能成功跨越此河流.
答案:ABD
14.在一些广场经常会有一种抛圈游戏,现简化模型如图:细铁丝绕成的圆圈在界线的正上方水平抛出(圆圈平面一直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后立即停止运动,且圆圈不能碰到玩具;细圆柱体玩具(直径忽略)垂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设圆圈抛出时的离地高度为H,初速度v垂直于界线,界线到玩具的距离d=1.8 m,已知圆圈的半径R=0.1 m,玩具的高度为h=0.2 m.为了套中玩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圆圈的抛出点越高,则需要抛出的速度越小
B.只要满足H>h,同时控制好v,则必定可套中玩具
C.H至少为 m,否则无论v多大都不能套中玩具
D.H至少为1.25 m,否则无论v多大都不能套中玩具
解析:圆圈的抛出点越高,由t=可知运动时间越长,由x=v0t知,抛出的速度越小,A对.
临界轨迹如图所示,设从抛出点到玩具顶端的时间为t1,从抛出点到地面时间为t2,根据平抛规律有H-h=gt,得t1=,同理H=gt,得t2=,初速度v==,代入数据解得t1=0.9t2,即=0.9 ,解得H= m.如果H< m,无论如何也不能套中玩具,C对,B、D错.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15.(8分)用频闪照相技术拍下的两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拍摄时,光源的频闪频率为10 Hz,a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b球自B点开始下落,背景的小方格为相同的正方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阻力.
(1)根据照片显示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能确定b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不能确定a球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只能断定a球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D.可以确定a球沿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根据照片信息可求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m/s;当a球与b球运动了    s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
解析:(1)因为相邻两照片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水平位移相等,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b球运动规律相同,知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2)根据Δy=gT2=10×0.01 m=0.1 m,所以2L=0.1 m,所以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m/s=1 m/s.
因为两球在竖直方向上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位移之差恒定.当小球a运动到与b在同一竖直线上时距离最短,则t== s=0.2 s.
答案:(1)D (2)1 0.2
16.(10分)如图,在一个平台边缘A点上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恰好落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P点,平台A点到斜面顶端O的竖直高度h= m,O、P间距离为L= m,(g取10 m/s2)求:
(1)小球飞行的时间;
(2)小球在P点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
解析:(1)小球抛出去以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可分解为自由落体运动,得
h+Lsin 30°=gt2,
解得t=1 s.
(2)设落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vy=gt,
Lcos 30°=v0t,
tan θ=,
解得θ=60°,
所以落点与斜面夹角为30°.
答案:(1)1 s (2)30°
17.(10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体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出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井的竖直深度.
解析:(1)设人接住物体前1 s时速度为v,则有s′=vt′-gt′2,即4=v×1-×10×12,解得v=9 m/s,则物体从抛出到被接住所用总时间t=+t′=1.2 s.
(2)井的竖直深度为s=v0t-gt2=11×1.2 m-×10×1.22 m=6 m.
答案:(1)1.2 s (2)6 m
18.(16分)如图所示,排球场的长为18 m,球网的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离网3 m远的线上,正对球网竖直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g取10 m/s2)
(1)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
(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为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出此高度.
解析:(1)如图甲所示,排球恰不触网时其运动轨迹为Ⅰ,排球恰不出界时其运动轨迹为Ⅱ,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由x=v0t和h=gt2可得,当排球恰不触网时有
图甲
x1=v1t1,①
h1=gt,②
由①②可得v1=3 m/s.
当排球恰不出界时有
x2=v2t2,③
h2=gt,④
由③④可得v2=12 m/s.
所以排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的速度范围是3 m/s≤v0≤12 m/s.
(2)如图乙所示为排球恰不触网也恰不出界的临界轨迹.设击球点的高度为h,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图乙
x1=v0t1′=3 m,⑤
h1′=gt1′2=h-2 m,⑥
x2=v0t2′=3 m+9 m=12 m,⑦
h2′=h=gt2′2,⑧
由⑤⑥⑦⑧式可得,高度h= m.
答案:(1)3 m/s≤v0≤12 m/s (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