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二高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延边州二高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10 06:0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延边二中北校区内部试题
延边二中北校区(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
A. 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 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 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 将发酵装置放在45 ℃
2.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需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后再密封
B. 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发酵效果最好
C. 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
D. 醋酸菌对氧气特别敏感,仅在深层发酵时缺氧影响代谢活动
3.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青霉、曲霉和毛霉 ②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形,且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④决定腐乳特殊风味的是卤汤 ⑤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其中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而且易于消化的物质 ⑥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④⑤⑥
4.在对泡菜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时,所用的方法、有关试剂以及颜色分别是(  )
a.纸层析法 b.比色法 c.显微镜观察法 d.斐林试剂 e.双缩脲试剂 f.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g.砖红色 h.蓝色 i.玫瑰红色
A. a d i B. b e g C. b f i D. b f g
5.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酿酒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
B. 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
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
6.筛选是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 在全营养的LB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 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 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的微生物
7.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其标准是(  )
A. 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B. 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C. 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D. 使病原菌不生长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
B. 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可在蛋白胨的培养基中增殖
C. 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
D. 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9.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平板划线法要求要连续多次划线,且除了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都是上一次划线的终点
B. 除了第一次划线需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外,以后的划线可以不用灭菌
C. 如果菌液本来浓度不高,则可以适当降低稀释倍数
D. 充分稀释和连续划线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形成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菌细胞繁殖而成
10.下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高压蒸汽灭菌
B.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
C.步骤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D.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11.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开,对培养的要求是(  )
①加抗生素  ②不加抗生素  ③加氮素
④不加氮素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1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
A.①② B.③ C.②③ D.①②③
13.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地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14.关于酶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后再将水温调到适宜温度
B. 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C. 酶的固定化有利于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D. 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15.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比较甲、乙、丙三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温度下去污力的差异,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需控制好洗衣粉种类、用量以及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
B. 实验中,可以通过不同种类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来比较去污力的差异
C. 温度对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相似,适宜温度为40~50 ℃
D. 实验过程中没有设置对照
16.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
B. 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
C. 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
D. 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17.固定化细胞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根本原因是(  )
A. 省略了酶的提取纯化过程,避免了细胞破碎
B. 固定化细胞在多种酶促反应中连续发挥作用
C. 酶促反应结束后,能被吸收和重复利用
D. 细胞结构保证了各种酶的细胞内环境,化学反应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8.有关“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应小火或间断加热,以免出现焦糊现象
B. 待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与已活化的酵母菌细胞混合搅匀
C. 凝胶珠在NaCl溶液中浸泡30分钟,有利于凝胶珠结构稳定
D. 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为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提供营养和适宜的渗透压
1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某科学兴趣小组计划从血红蛋白的成分是否变化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是该小组成员获得纯度很高的血红蛋白的实验过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红细胞进行洗涤,再加入蒸馏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获得血红蛋白溶液
B. 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可达到粗分离的目的
C. 利用凝胶色谱操作对血红蛋白进行纯化
D. 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以获得纯度很高的血红蛋白
20.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干的凝胶要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才能装填
B. 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产生
C. 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下端的尼龙管先打开后关闭
D. 在样品洗脱过程中,不能让洗脱液流干
21.下面关于绿藻和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绿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B. 绿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 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蓝藻没有
D. 绿藻和蓝藻的大爆发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 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 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 高等植物没有器官、系统的结构层次
23.下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B. a—真核生物、b—真菌、c—乳酸菌
C. 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 a—原核生物、b—细菌、c—大肠杆菌
2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1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  )
A. 20个 B. 4个 C. 8个 D. 1个
25.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
A. 变大、变少、变暗 B. 变大、变多、变亮
C. 变小、变多、变暗 D. 变小、变多、变亮
26.如图是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或化合物占细胞鲜重或干重的百分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是丁
B.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糖是由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
C.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乙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则甲代表水
27.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28.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
A. 调节渗透压 B. 组成体内化合物 C. 维持正常pH D. 提供能量
2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0.近日,小明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感冒频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伤口不易愈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比起同龄儿童,小明身体偏矮,偏瘦。去医院后,经检查发现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B.锌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
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锌的作用极大,只要有锌,人就能正常生长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下列甲、乙两图表示采用不同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1)乙图表示的是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接种工具是________。
(2)适于统计微生物数量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为酵母细胞固定化及其应用的相关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实验小组利用海藻酸钠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应使用图甲中方法____________(填号码及名称)。
(2)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如图乙,其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某实验小组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b是________。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3、通过对玫瑰精油、橘皮精油提取过程的学习,请你自己设计一个提取茉莉精油的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茉莉精油常采用 法,此方法是通过水分子向原料中渗透,使植物中精油成分向水中扩散,形成精油与水的共沸物,蒸馏出的水蒸气与精油通过 、油水分离后得到精油。
(2)下图是茉莉精油的生产工艺,请据图回答:
①向蒸馏器中加入原料时,茉莉花与清水的质量比大约为 。
②A表示 过程,通过C提取出的直接精油,可能还混有一定的水分,所以要向提取液中加入D 吸水,放置过夜,再过滤除去固体物质,即可得到茉莉精油。
34、如图所示为几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几种生物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
(2)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上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和文字),因而它是一类________ (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高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01—10:BCBCC ACBBC
11—20:CBBAC DDCAC
21—30:ABDDA BCAB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答案】
(1)平板划线 ; 接种环
(2)稀释涂布平板法 ; 低 ;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2、【答案】
(1)③包埋法  
(2)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 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或针筒口离CaCl2液面距离过近,高度不够) 
(3)反应柱 ; 无菌 
33、【答案】
(1)水蒸气蒸馏 ; 冷凝 
(2)①1∶4 ②水蒸气蒸馏 ;无水Na2SO4
34、【答案】
(1)C ; 无细胞结构 
(2)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B蓝藻 ; 自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