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
宇宙的边疆
只要我看到涌来的星空,我总是能被深深地震撼。
——爱因斯坦
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是天文学家。
——费尔巴哈
假如星星一千年才出现一次,设想一下那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景象啊!然而由于天空中每晚都有星星,我们几乎难得看上一眼。
——爱默生《论自然》
观
赏
星
空
是
一
种
高
尚
的
爱
好
旋涡星系M81
作者作品介绍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观众达5亿。与这部电视剧相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是《纽约时报》连续70周的最佳畅销书,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 —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
感受?鉴赏
走近作者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
1980年
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
60多个国家上映
观众高达5亿
卡尔·萨根:
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注意字形:
别出新裁 应入眼帘
明查秋毫 瞻养父母
莫棱两可 因地治宜
臭名召著
注意读音:
眩xuàn晕 夙sù愿 踝huái骨
璀cuǐ璨 广袤mào 奄yǎn奄一息
心
映
察
赡
模
制
昭
解说词的特点:
1. 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对象,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
2. 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3. 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4.解说词还有清晰的顺序和优美的语言。
感受?鉴赏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拟写解说词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方 法
清晰的顺序
优美的语言
明确的对象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拟写解说
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冬日的下午,阳光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教学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绿色的玻璃幕墙,乳白色的墙砖,红褐色的台阶,显得那么的和谐与温暖。远远望去,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驶向远方……
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
【分析】 解说词不仅有介绍、说明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强烈的共鸣。当然,除了形象的语言外,如果还能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并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
2.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要求】 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它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合作?探究
解 说 词
感受? 思考
应用·拓展
走近作者
应用?拓展
【示例】 现在,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主席台前走来的是高二(?)班的代表方队。看,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眉宇间蕴藏着拼搏的锐气。他们决心在本届运动会上搏击风浪,再创佳绩!
感受?鉴赏
积累·整合
解 说 词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二、积累·整合
学生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宇宙
星系
恒星
走近作者
太阳系
地球
合作?探究
感受·思考
解 说 词
应用?拓展
3、根据说明顺序,文章分为五部分:
一、(1-6)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二、(7-11)介绍星系;
三、(12-14)介绍恒星;
四、(15-16)介绍行星和太阳系;
五、(17-18)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走近作者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由远到近
二、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空间顺序(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的)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7 星系
10 本星系群
11 银河系
15 慧核
17 地球
离地球80亿光年
离地球200万光年
离地球4万光年
离地球1光年
回到了浅蓝色星球
二、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
解 说 词
走近作者
由大到小
顺序
本文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大到小)
三、合作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2.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
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协调。
第一问:为什么运用这样的空间顺序?
第二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
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四、感受·鉴赏
抒情
比喻
列数字
对比
拟人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美
走进作者
感受?鉴赏
议论
开始三段文字,结尾两段文字
品味语言
1、准确严密
用确切的数字来说明,能够给人具体印象,另“约”“大概”等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2、语言的感染力
(1)比喻修辞。
(2)拟人修辞。
(3)文章语言充满情感、有文学色彩。
(4)经典语言,使文章增色,有哲理性。
鉴赏示例:
(1)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
本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尘埃的小来衬托宇宙的浩瀚。
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向大海“涉足”。“没及我们的脚趾,溅湿我们的踝节”表明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用“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宇宙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2)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小组讨论:理解下列语句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理解下列语句
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理解下列语句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4.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惟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所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理解下列语句
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像,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
理解下列语句
6.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也是伟大的。人类以知识、智慧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理解下列语句
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有何作用?
作用: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五、思考·领悟
2010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中国著名科学作家嵇晓华一篇文章——
科普作品:中国读者很难提出好问题
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思考?领悟
走近作者
2010年7月6日,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
五、思考·领悟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思考?领悟
走近作者
八大行星运行轨道示意图
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有,是暂时的;
没有,是扩张的;
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
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五、思考·领悟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应用?拓展
思考?领悟
走近作者
主旨感悟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写作借鉴
平实说明极具科学的准确性。本文几乎在每个天体空间的说明中都运用了数字说明。否则人们就对天体特征模糊不清。
生动说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大量的比喻把人们难以想象的宇宙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说明文的可读性。
本文行文有很大的跳跃性,但通篇又极具层次感,这是电视解说词的最大特点。它必须随时随电视画面而改变说明的内容。
感受?鉴赏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六、应用·拓展
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
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
……
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
走近作者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具有一种精神,一种科学的精神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卡尔·萨根
美国
著名“大众天文学家”
“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解 说 词
积累·整合
走进作者
感受?鉴赏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家宝
学习科学精神,探索宇宙未来
宇宙的边疆
(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清晰的顺序
优美的语言
由远到近空间顺序
清晰明了便于把握
善用比喻巧用拟人
笔带激情语含哲理
存在否?
板书: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