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0 08: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题(有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围改革开前務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
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
B.沿边省级行最区域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
C.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同步发展
D.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
与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东部地区不具有的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響丰富 D.土地资源丰富
读下面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地区
C.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例,而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D.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4.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B.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
C.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与西部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的动力基地
6.西部大开发中的青海、新疆都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下列关于两省“特色经济”的叙述中,属于青海省的是(  )
①全国的钾肥基地  ②我国特色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③全国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  ④我国的水电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8.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保护中要( )
A.坚持经济发展优先 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C.适当限制中小城市的发展 D.优先发展成渝周边地区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9.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13.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 B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D.市场广阔
15.保定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①建设产业转移基地
②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腾出足够的空间
③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④快速推动城镇化,为产业转人储备足够的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图为我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图中数码与下列地理事项的组合,正确的是( )
产业与技术扩散 b.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
c.工业最终产品与高科技产品
A.①—-c.②—-a.③—-b B.①—--a.②——c.③—-b
C.①—-a.②—-b.③—-c D.①——b.②——a.③—-c
17.下列案例中,不属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是( )
A.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 B.北京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
C.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D.区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
读下面雄安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8.雄安新区的建立( )
A.将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 B.将促使大量人口迁人北京
C.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D.会削弱浦东新区的竞争力
19.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交通便捷通畅 ②生态环境优良
③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④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雄安新区建设后,白洋淀应( )
A.打造成重要的水上交通线 B.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
C.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 D.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
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建设长江经济带让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2014年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历史性进入了“三二一”时代。下图为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群分布图。
(1)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及其社会经济优势。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成渝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3)保证生态安全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首要问题。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22.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下图为京津冀范围图。
材料二 下表为 2018 年京津冀部分经济对比表。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结构
北京 30320亿元 14万元 O.4:18.6:81.0
天津 18810亿元 12万元 0.9:40.5:58.6
河北 36010亿元 4.8万元 9.3:44.5:46.2
(1)运用材料,比较北京与河北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从区域环境角度分析“限制开发”的原因。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和京津应分别采取的措施。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题 答案
选择题:
1.D 通过读图弄清开放地区的时空变化。以时间为线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边境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长江沿岸开放城市;从空间上看:东部→中、西部。
2.D 的优势表现在气候、地形、地理区位、开发历史、原有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科技水平、交通等诸多方面。
3.C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4.A 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5.C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应发挥其能源、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6.D 青海有我国著名的察尔汗盐湖,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境内河段水能丰富,已实现了梯级开发,这二者是新疆所不具有的优势。
7.B从图中看,川渝地区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B正确。与长三角相比,川渝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如长三角,AC错误。长三角地区水路交通更为便利,D错误。故选B。
8.B 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保护中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B正确;坚持生态优先,适当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ACD错误。故选B。
9.B 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B对,A、C、D错。故选B。
10.C 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发展的比较突出的矛盾,①、④错误,AB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③正确;结合题意,C正确,D错误。故选C。
11.B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B不符合。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符合。故选B。
12.C “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13.D 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A 保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少,科技力量不强;保定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数量较少,市场需求没有优势;而从图示分析,保定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便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故选 A 项。
15.A 为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建设产业转移基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保证转入产业正常运转;而承接大量的重化工业,会引起环境污染;快速推进城镇化,会加剧城市环境问题。故选 A项。
16.B ①表示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和技术扩散;②表示加工型区域向知识型区域提供的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③表示资源型区域向外提供的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B项正确。
17.C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经济联系。我国C项正确。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属于京津冀区域与区域外进行的联系,
C 雄安新区建立的目的是疏解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不会促使北京市向外扩张。由于部分非首都功能迁往雄安新区,北京市的人口会向雄安新区迁移,不会促使大量人口向北京迁移。雄安新区可以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雄安新区对浦东新区影响不大。
A 雄安新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捷;雄安新区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优良,且发展空间充足,①②④正确。雄安新区资源并不丰富,科技力量薄弱,③错误。
20.B 白洋淀作为湖泊湿地,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白洋淀水域面积小,可以覆盖的服务范围小,不适宜作为水上交通线。将白洋淀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会导致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会丧失白洋淀的生态功能。
二、综合题:
21.(1)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优势: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
(2)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廉;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3)保护天然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湿地等。
解析:(1)本题考查第三产业区位因素。根据长江三角洲市场、交通信息、政策、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判断其应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
(2)本题考查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从资源、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角度概述成渝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3)本题考查生态保护的措施。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水源地、生态屏障,因此应在保护植被、湿地和防治水污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22.(1)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经济水平高:产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例极低。河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例偏高。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北部,多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和冬季风的上风向,张家口和承德大规模工业开发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工业开发。
(3)河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京津: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解析:(1)据表格数据,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北部,多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冬季风的上风向;该地区大规模开发工业,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工业开发。(3)河北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京津地区应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