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 李清照词两首醉 花 阴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 李清照词两首醉 花 阴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7 09: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醉 花 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四
史上第一女词人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 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突出词人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词中哪个字直接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愁情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时间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时间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景物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景物
“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景物
“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景物
“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动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心情
本词的艺术手法?
1、从上片看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从下片看
直抒胸臆,对比,比喻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结构:与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修辞:比喻(人与黄花的相似性——瘦)
作用:化无形为有形,使“愁”具体化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 。晏殊《蝶恋花》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 马致远《天净沙》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王实甫《长亭送别》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容若《浣溪纱》

氛围特点:凄凉、冷清 感情基调:悲伤、孤寂
总 结
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上阕
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点出了 “愁思”的心境。
下阕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词
2、美文诵读,写读后感。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