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份百题精练(1)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中晨昏线LP和纬线M(70°S)相切于O点,且O点此时为极昼。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LO为昏线
B.OP可能是昏线
C.M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D.此时地球公转运动位于远日点附近
2.若图中O点经度为120°E,则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 ( )
A.12时 B.0时 C.11时44分 D.23时44分
读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8月,水量大,自K 流向金边
B.2月,水量大,自金边向流K
C.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D.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
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下表是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5~6题。
第一组资料:某月4--7日气象资料
第二组资料:当地各月平均海陆风天数统计
5.据第一组资料分析,影响某月4--7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6.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 ( )
A.海陆热力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冬季风势力强劲
D.地形阻挡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
据图中信息回答7~8题。
7.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右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是甲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的地质剖面图,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9~10题。
9.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裂隙
10.Q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结合相关知识,完11~12题。
11.若图中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在图中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13~14题。
13.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无法判断
14.图中A、B、C、D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 )
A.A B.B C.C D.D
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高
B.开普敦温和多雨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
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
16.依据右图及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甲图正确反映了②山脉的形成过程D.③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右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17~18题。
17.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读“我国某省2011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回答19题。
19.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21.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右图)回答22题。
22.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23.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规划图,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24~25题。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
1997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
24.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25.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1—5ADDCA 6—10 CACBD 11—15 BAABB 16—20 BAABA 21—25 ABACB
③
①
②
③
④
堆积物
C
①
②
D
①
②
堆积物
A
①
②
堆积物
B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