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0 09:4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设计精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公元759年,杜甫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靠亲友的帮助盖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处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诗。如何帮助学生与作者展开情感对话,如何让学生感受杜甫的高尚人格,如何让杜甫的高尚人格感染每一个学生,这是我教学设计的初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激情朗诵,介绍歌行体,导入课堂,为开启全诗的学习创设情境。
2.第二环节为读准。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为整首诗的学习做好铺垫。
3.第三环节为读懂。通过拍摄VCR,学生描绘画面,为VCR取名,既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歌字面意思,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可谓一箭双雕。
4.第四部分为读人。设置主问题“我从
诗句中,读出了一个
的杜甫,因为
”,让学生在诗歌的文字中穿梭,与文本展开对话,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师生在品读中,杜甫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丰满,他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形象,也越来越崇高,越来越伟大。这个环节是整节课最出彩的环节。
【课堂实录】
师:(配乐朗诵)
行走在盛唐繁华的背后,你胸有大志,心怀天下;
行走在安史之乱的阴影,你衣食无着,颠沛流离。
难忘你茅屋的床边,
雨脚滴出深秋的凄寒,
一滴,一滴,
滴在你柔软的心田。
一滴,是路有冻死骨的愤懑,
一滴,是城春草木深的悲怆,
至今,你仍住茅屋,孑然一身?
青山处处,可埋忠骨;华夏九州,可栖诗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中的人物是谁吗?
生:杜甫
师:对,是杜甫。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杜甫资料?
生1: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称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
生2: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因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为杜少陵。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人称杜工部。
师:同学们对杜甫了解得很多啊!大家再说说我们学过的杜甫诗。
生3:八年级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七年级下册《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
师: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他的另一篇传世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走进杜甫的心灵世界,触摸他最细腻的情感。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
生4: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为”是“被”的意思。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你:“歌”是什么意思呢?
生4:“歌”的意思,我没理解。老师,是“歌唱”的意思吗?
师:“歌”是一种体裁,是“歌行体”。百度百科中这样介绍“歌行体”:歌是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是南朝宋的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学生做笔记。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让我们与诗歌进行一次亲密大接触。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谁想起来第一个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生5:(声音洪亮地读整首诗。)
师:同桌点评一下吧。
生6:俄顷、丧乱、见此屋,这三个词语读错了,正确读音应该是俄顷(qǐng)、丧(sāng)乱、见(xiàn)此屋。
师:对,请大家关注下面词语:
(屏幕显示)
为(wéi)秋风所破【wéi:被;wèi:表示目的,如:为了美好每天而奋斗】
丧(sāng)乱
【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sàng,动词,丢掉、失去】
见(xiàn)此屋
【通假字,如:才美不外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同学们,朗读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同学们读七言古诗时,往往采用什么节奏呢?
生7:二/二/三,或者四/三。
师:老师建议这首诗歌的节奏为前四后三,因为这样更能读出歌行体诗歌的一唱三叹。
全班齐读诗歌。
(屏幕显示)
齐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师:同学们的齐读,不仅字音准确,而且停顿恰当、整齐统一,很棒!下面请允许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当一回导演,边听边想象画面,拍摄4段VCR,并为VCR取名。
学生想象画面。
师:我们交流一下VCR名字,并描绘你最喜欢的VCR画面。
生8:秋风卷茅,群童抱茅,长夜沾湿,畅想广厦。我最喜欢第一段VCR,我想象的画面是:秋天狂风怒号,风猛烈地吹着,吹跑了茅屋顶上的茅草。茅草飞卷着,有的盘旋而下,跌进了污浊的池塘里,有的挂在了树梢上,其状之惨烈令人叹息。
生9:秋风破屋,群童抢茅,长夜难眠,愿得广厦。我最喜欢第三段VCR,我想象的画面是:滴答、滴答、滴答,雨水从屋顶淋淋漓漓地滴下,滴湿了简陋的家具,更滴湿了床上的被褥。本就铁硬的被子,瞬间又变得湿漉漉的。诗人坐在床边,不停地摇头、叹息,一夜无眠。
生10:风破茅屋,群童抢茅,长夜难眠,遥想广厦。我最喜欢第二段VCR,我想象的画面是:一群儿童飞奔着去树上摘茅草,去池塘里捞茅草。他们抱着茅草快速逃离,诗人拄着拐杖在后面追赶,累的大汗淋漓,累的气喘吁吁,却依旧没有追赶到他们。诗人只能坐在潮湿的地上自言自语“你们给我站住,给我站住啊,我还用这些茅草修补屋子呢”。
生11:我VCR的名字跟他们一样。我最喜欢第四段VCR,我想象的画面是:杜甫独自坐在漏雨的屋子里,忽然,他的头脑中展现了一副美好的景象:一排排宽大亮堂的房屋出现了,很多贫穷的人住了进去,他们脸上洋溢着笑。杜甫的脸也舒展开了。他自言自语道:“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多宽敞明亮又坚实的房子啊,能让这么多贫穷的人住进去,哪怕我自己冻死,我也心满意足了。”
师:这首诗歌原来写了秋风卷茅、群童抢茅、长夜难眠、畅想广厦的故事啊,画面感极强。这是一首叙事诗,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哪里是叙事?哪里是议论抒情?
生12:前三节是叙事,最后一节是抒情。我们平时写作时,也要向杜甫学习,先叙事后抒情,结尾升华主旨、画龙点睛。
师:有人说,读诗就是读人,就是读心。那么你从诗中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书上圈点勾画做批注。等会我们交流时,按照这样的格式:
(屏幕显示)温馨提示:
我从
(句子)中,读出了一个
的杜甫,因为

生自由读并批注。
师:谁先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13:我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贫困潦倒的杜甫。因为“冷似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被子比作“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的破旧,多年的布衾实在无力再为主人效取暖之劳。可恶的夜雨又点点如“麻”,连绵不断。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没有一床可以取暖的被子,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寒冻如此,又重遭屋漏。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师:杜甫曾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啊。唉,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这对杜甫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生13:凄惨、悲伤
师:你能通过停顿、语调、语气、重音的处理读出这种悲伤吗?
生13: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声音低沉、语速缓慢,中间夹杂颤音。)
师:读的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正处在屋漏之中的杜甫。你走进了杜甫的心。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还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继续说。
生14:我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读出了一个年迈衰老、凄惨忧愁的杜甫。因为南村的那群顽童欺负我,抢走了我的茅草,我喝止不住;秋风吹走了我的茅草,我也无力维护;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倚杖”写出了杜甫衰老的形态。“自叹息”写出了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
师:同学们猜测一下杜甫写这首诗歌时的年龄?
生14:应该60多岁了,我感觉是老年人了。
师:同学们,杜甫写这首诗歌时,只有49岁啊,并非到了老年,可是诗中为何说“群童欺我老无力”?对“老”字,你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生15:杜甫并不是年龄上老了,而是心理上老了。长期经受战乱,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心力憔悴,未老先衰了。
师:的确是未老先衰了。你读一下这几句诗,试着读出诗人的未老先衰、凄惨忧愁。
生1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语速缓慢,声音低沉。)
师:老师觉得忧愁叹息的意味还不够浓。杜甫在叹息什么呢?
生15:一叹为自己而叹息。叹息自己年事已高、一事无成、生活无依;再叹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了,接下来的日子没法过。
师:杜甫还在为谁而叹息?
生15:二叹为周围的人而叹息。群童抱茅,可能是被穷困所逼。在杜甫的周围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师:理解了诗人的叹息,咱们齐读,把“自叹息”三个字拖长一下声音,语调越来越低沉,就更能读出这种叹息了。
学生齐读。
师:在我们今天看来,茅草不是很珍贵的东西,那为什么杜甫“爱茅如命”,为了几根茅草,跟顽童生气、喊得“唇焦口燥”呢?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1200多年前,细看杜甫的那段岁月。
(屏幕显示)
公元760年,杜甫时年49岁,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到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靠亲戚朋友的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他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间茅屋,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
他在《江畔独步寻花》中写道: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他在《春夜喜雨》中写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些诗篇都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学生静听,有恍然大悟之状。)
师:这座茅屋曾经给了他一个家,给了他一段温暖的日子,对于杜甫一家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难怪茅草被盗,杜甫如此焦急。下面带着我们的理解,全班齐读这节诗。
学生齐读这节诗。
师:凄风苦雨,漫漫长夜,诗人能够安然入睡吗?显然不能,你还从哪句诗中读出了杜甫的凄惨忧愁。
生16:我还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读出了一个凄惨忧愁的杜甫。
师:你能试着读出杜甫的凄惨吗?
生1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语速缓慢)
师:凄惨忧愁的感觉还不强烈。有些时候,加个叹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忧愁。
请在不同位置加上“唉”,感受一下杜甫的惨状和惆怅。
学生齐读。
(屏幕显示)
1.(唉……)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自经丧乱少睡眠,(唉……)长夜沾湿何由彻?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唉……)何由彻?
4.(唉……)自经丧乱少睡眠,(唉……)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同学们真棒,我感觉大家都已经走进了杜甫的心里。你们都可以成为杜甫的知音了。是啊,杜甫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这样洒泪沾襟的夜晚了!
生17:我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读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因为杜甫现在身处漏雨的茅屋,穷愁潦倒、凄惨悲哀,却想要“大庇天下寒士”。诗人要求解除广大“寒士”的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现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
生18:我还从中读出了一个舍己为人的杜甫。因为杜甫现在是屋破漏雨,连自己的孩子都无力照顾,可是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即天下像杜甫一样贫寒的读书人,都有宽敞的屋子。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杜甫宁愿付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代价,他都心甘情愿!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的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师:杜甫现在身处漏雨的茅屋,穷愁潦倒、凄惨悲凉,却仍然忧国忧民,想要“大庇天下寒士”,是不是突发狂想、心血来潮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一生。
(屏幕显示)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很深。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
他7岁作诗,15岁便名扬天下,从小就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25岁,登泰山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35岁时,他来到长安应试,却遭到小人的谗言,没有得到重用。45岁,安史之乱爆发,看到人们当时困苦的生活情景,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用热辣的泪写道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师:杜甫的一生,无论是身在顺境,还是深处逆境,都心怀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好的诗歌,如同一杯陈年的美酒,需要我们进入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反复吟读。下面我们师生合诵全诗,一起体悟杜甫这种济世情怀,向诗圣致敬。
师生合诵。
师:同学们,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总是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郭沫若曾评价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闻一多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鲁迅则说“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诗史”篇章,品味“诗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