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05 15: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黄河颂光未然《黄河大合唱》欣赏黄河的源头九曲黄河九曲黄河第一湾
——诺尔盖风光怒吼的黄河 平静的黄河奔腾的黄河湍急的黄河古黄河黄河的颂歌黄河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的八个篇章《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8年末,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作者简介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光未然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名家朗诵朗诵须知
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字音纠正本课字词
磅礴(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题目解读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颂黄河颂(1—8)作者以呼告的手法开宗明义的说明了歌颂黄河的主题。(9—19)黄河豪迈雄壮的气势(20—39)(40—43)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20—25)(26—31)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32—39)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学习黄河精神:伟大坚强思考:1.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2.第二节是主要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
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望思考:3.“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识,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都有所了解,有什么作用?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揭示主题。思考:4.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侧重侧重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里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的法宝。课文小结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再欣赏 再领悟拓展延伸 从两副图片中你看出了什么? 看今天黄河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措施?
创作保卫黄河的公益广告语。(1)?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2)?黄河清,天下平。 (3)?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4)?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5)?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6)黄河已入青天去,空余九曲万里沙 。课外作业: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