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联系已有基础认识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几的含义;知道一个分数里有几个几分之一,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几分之几,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能自己创造出几分之几的分数。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由于学生已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而几分之几的含义很容易由几分之一类推出来,所以教学中要着重引导他们联系对几分之一的已有认识进行思考和交流。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2张正方形纸、2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或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激活旧知。
1.出示圆片,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让学生说说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并说说分数的意义,观察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2.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分数。
自主建构。
1、出示例3: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学生动手操作。
2、反馈学生的情况:
(1)出示的情况,说说你是怎样涂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我涂了1份,是这张纸的。
(2)出示的情况,你又是怎样想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我涂了2份,是这张纸的。
(3)出示的情况,你又是怎样想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我涂了3份,是这张纸的。
(4)出示的情况,你又是怎样想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我涂了4份,是这张纸的。
3、小结板书:同学们真棒,刚才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有的涂了1份,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有的涂了2份,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里面有几个?(板书:2个)有的涂了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里面有几个?(板书:3个)有的涂了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里面有几个?(板书:4个)4个就涂满了一张纸,所以就是1。
里面有几个?(板书:1个)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认识几分之一,、、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4、试一试。
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怎样想的?把三角形平均分成9份,涂了1份,表示这张纸的,有几个?把三角形平均分成9份,涂了2份,表示这张纸的,有几个?把三角形平均分成9份,涂了5份,表示这张纸的,有几个?把三角形平均分成9份,涂了8份,表示这张纸的,有几个?
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因为都平均分成9份,所以分子都是9,而涂色部分不同,所以分子不同。
下面的涂色部分你会用分数表示吗?填一填,集体校对。观察这四个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分母不同,分子相同。因为都涂了3份,所以分子都是3,而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所以分母不同。
同学们今天又进一步认识了几分之几,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母就是多少;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三、比较大小。
1、出示例4:拿出另外两张纸折一折,分别涂出和,再比较大小。
反馈学生作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长方形的:都平均分成8份,3份比5份小。
(2)圆形的:3个比5个小。
和它们比呢?不折不涂你怎么就比出大小了?分母都是8,分子小分数就小,分子大分数就大。
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再补充。
○ 说说怎样想的?出示图。 ○说说怎样比的?再出示图
小结:当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当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四、巩固练习。
今天我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认识了几分之几,还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下面老师考考你。敢于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第1题。
校对。指名两人说说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填空后再校对。提问:涂色部分是几个几分之一?空白部分有几个几分之一。合起来是多少?下面一题的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你们真棒,不仅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正确解答,更能知道新知的原由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3题。这一题谁能快速的口答?
4、同学们,今天是小榕的生日,晚上一家人为她庆祝生日,看生日蛋糕来了。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和问题?请你填一填,说说怎样想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5、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分数,同学们想知道古时候分数是怎么产生?如何记录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