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两步计算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两步计算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0 13: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步计算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能正确用两位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领悟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指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在创造中发展。本节课遵循从感知到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体现尝试、探索的教学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采取了箭头图、生活图、实物图、条形图、表格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整堂课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坐过公交车呀?今天呢,星星旅行团要去美丽的湿地游玩,看他们已经到站啦。
(出示案例3)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能从里面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设计意图:将理性枯燥的数学知识转换为有趣的生活画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孩童思维,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并配有动画的图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去学习)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和星星旅行团算一算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吧。
(板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相关解题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列式,师请学生汇报结果并总结。
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
上车的人数;还可以算出车上最终减少或增加几人,再加上原有的人数。
相互讨论你是如何得到结果的,该怎么算(两步计算)
板书:34+18=52(人) 34-15=19(人) 18-15=3(人)
52-15=37(人) 19+18=37(人) 34+3=37(人)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观察、操作不仅能使学生开阔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能使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从而深化他们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创设真实场景的环节要比僵硬式寻找更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新知探究,拓展延伸
(1)小华的画片
学生理解题意,师引导箭头的含义;
学生能够用语言叙述箭头图所包含的实际问题,并会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新的题型让学生明白实际问题也能通过画图来展现,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量的变化,而且可以加深这两种方法的转换)
(2)凉快的游泳馆
课件出示游泳馆三幅图
师生讨论:你能发现最终游泳馆还有多少人
(3)超重的水泥
观察:课件出示,学习条形图的含义,引导找出条件与问题
动手:学生独自完成列式。
新鲜的西瓜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汇报
谁是最爱运动的
理解题意时,要让学生说说题中两个表格的意思。
找出题目要求的条件和对应的问题
师生共同交流思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箭头图,实物图,条形图,生活图和表格的不同类型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建立两步计算的表象,并及时安排观察对比与发现,用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学生从认识静态中过渡到认识动态,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初步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直观判断能力。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