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分一分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直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能用不同的方法创造角,并利用工具检验,在比较直角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所有直角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3.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学习过程,提升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学生主要利用前一节学习的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来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节课让学生在自主折角、小组合作分角、自主创造角等活动中逐渐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彩纸、点子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 导入新知
前面我们认识了一个图形朋友------角,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用彩纸折大小不同的角,比一比相同时间内,谁折的角最多。
二、合作探究 辨认各角
1.把刚才折好的角以小组为单位放在一起,对这些角进行分类。
2.在分类结果中,有一类角比较特殊,都是方方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直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
3.直观感知,认识直角。
学生在三角板上指一指直角在哪。
4.动手操作,感知特征。
同桌两人比一比,师生之间比一比,看看同桌间、师生间三角板上的直角都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再一次验证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系。
5.动手画角,介绍标记。
借助三角板画一个直角,教师黑板上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画后板书直角。
介绍直角的标记:┐
6. 巩固认知,验证直角。
验证黑板上刚才分类所得的直角是否准确,从黑板上随意拿下一个,验证。
师强调三角板就是我们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工具。
7. 认识钝角、锐角。
现在有四个角,你能看一看、比一比,判断一下哪些是直角吗?
学生汇报。角2和角4都是直角。
可能部分学生不确定角4是直角,所以追问怎么得出角4是直角呢?
预设:方法一,转动学习单,使一条边水平。
方法二,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认识钝角
角1比直角大叫钝角。为什么叫钝角呢?
出示古代钝刀的图片及字典中钝的含义,帮助学生记忆。
(2)认识锐角
角3比直角小。是锐角。出示匕首的图片及字典中锐的含义,帮助学生记忆。
8.师生同画钝角、锐角。
9.二次分类,巩固认识。
小组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检验刚才的分类是否准确,进行调整。
三、动手创造 加深认知
1.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创造角。
2.学生用身体创造角。
四、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用三角板比一比,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在每个图形中,分别标出1个直角、1个锐角和1个钝角。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订正。
3.欣赏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五、全课总结 激励评价
沉浸在角的世界中,我们发现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角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