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3月联考试卷【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常州市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3月联考试卷【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7 20: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州市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联考
八年级历史试卷
1、如果让你参加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你会举手表决会议通过下列哪些文件和决定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语文老师布置小明为一部新闻纪录片写解说词: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历史课上,刘老师让大大家讨论“新中国土地改革胜利的意义”,你认为下列哪些应该入选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②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国庆期间,有人问小明:“到1952年初,我国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解放?”正确的答案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台湾及一些海上岛屿
5、美国上将克拉克回忆说:“在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争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请问克拉克所说的是哪一次战争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6、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D.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制定了发展国家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定的坚固基础。”其中,“这些原则”是指
A.平等互利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200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的活动。以此重温历史,弘扬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50周年前,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
10、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A.解放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1、新中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区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12、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路线忽略了
A.经济建设的主观规律 B.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C.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人的主观能动性
14、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小孩子找出父亲用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20世纪
A.20年代末 B.40年代初 C.50年代末 D.70年代末
15、“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批斗,迫害致死。这突出说明了
A.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理人 B.民主法制遭到肆意践踏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造反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16、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C.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17、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A.武警部队 B.空军部队 C.海军陆战队 D.导弹部队
18、中国科技人员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
①钱学森  ②邓稼先  ③王进喜  ④杨利伟  ⑤李四光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19、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来
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D.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右图,这个“转折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二、创新探究(12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江青说,陶铸(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参加过国民党,要进行审查。陶铸当场回敬道,当时毛泽东也参加了国民党。
材料二 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了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 ,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材料三 我们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邓小平
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的“文化大革命”持续了多长时间?(1分)
2、材料二中江青说的对还是陶铸说的对?陶铸说他和毛泽东曾经参加国民党应该是在什么时期?(2分)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4、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3分)
5、对于“文化大革命”,你认为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教训?(4分)
三、图说历史(8分)
22、以下两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
图一1972年的握手 图二2006年的握手
请回答:
图一中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他们的这一历史性握手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此后两国何时正式建交?(4分)
图二布什在会晤胡锦涛时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的这一立场是什么?(2分)
审视中美关系发展的风雨历程,你认为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3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对应的空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C D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C A D A D B
二、创新题
21、1、长达10年。
2、陶铸说的对。国民革命时期。
3、说明“文革”中民主与法制荡然无存,宪法受到侵犯。
4、因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以及各族人民带来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5、“文革”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具体来说: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社会主义建设后的国内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必须做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的“阶级斗争”。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图说历史
22、1、毛泽东和尼克松。作用:中美两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建交:1979年1月1日。
2、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提示: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于,美国政府是否能够切实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尊重中国的主权和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停止干涉中国内政。(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