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二战后,对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恢复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欧洲共同体成立D.北非组织成立
2、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 )
A.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B.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 1959年古巴革命 D.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
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几个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苏联国家的历史,而2012年是苏联解体多少周年?( )
A.30周年 B.21周年 C.40周年 D.10周年
4、下列战争,被称为“非接触性战争”的是( )
A.科索沃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巴以冲突
5、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
6、下列新闻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俄罗斯一架飞机坠毁 B.美国航天飞机探测火星
C.朝鲜秘密进行核武器试爆
D.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微软提出希望以446亿美元收购中国雅虎
7、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四国”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 越南、印尼、南非、 土耳其、 阿根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8、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弊有利
B.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
C.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D. 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9、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景仰之情。后人尊敬黄帝是因为他( )
A.教人们挖井,发明车船 B.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
C.与炎帝联盟 D.打败蚩尤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制墨技术 D.造纸技术
12、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
A.汉高祖 B.光武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13、有关“曹操墓的真伪”在国内各报争论得沸沸扬扬。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找一本有关记述曹操详细史料的历史著作阅读。在下列四本著作中,小明应当选择的著作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三国演义》 D.《论语》
14、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魏分裂为东魏古魏C.北方民族大融合 D.阶级矛盾尖锐
1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赋 B. 减轻刑罚 C.善于纳谏 D/注重人才
16、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某校七年级8班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辽——契丹族 B.北宋——汉族 C.金——回族 D.西夏——党项族
18、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19、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论人口南迁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论文成公主入藏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D.《戚继光抗倭与中非交往》
20、我国历来重视发展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依据下列史实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 第24题8分,共3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1分)
材料二:(如图)
(2)图中A地为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分)
材料三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是在什么朝? (2分)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采取的措施。(2分)
22.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证明,任何国家要发展,需要开放的对外政策,封闭、自守都是不可取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开通了一条通往欧洲的陆上通道,通道的名称是什么?它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分别举例说明。(2分)
(3)“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真正去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指的是谁?而故事中的西天又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4)“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清朝的哪一对外政策的评价?(1分)
(5)从繁荣的汉朝唐朝到衰弱的清朝,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就这些变化谈谈你的看法?(1分)
23、“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一部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才有光明的前景。”—摘自2009年1月9日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小明同学读过后很受启发,为此他课下搜集一些中外科技成果图片,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回归教材】(每空1分)
①图一该成果的出现使人类进入_________时代。图二是国产“和谐号”动力车组创出394.3公里,世界上最高时速纪录。火车的发明人是_________,100多年前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_。
②图三是首架“中国造”新舟600支客机,将进入美国市场。飞机的发明人是____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_________
③图四是2009年9月21日由长征二号连载发射的神七载人飞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畅所欲言】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带来的弊端?(1分)
24.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世界格局出现三次大变动。(12分)
请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格局分别称作什么?(2分)起支配作用的国家分别是哪些?(2分)将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格 局 国 家(至少写两个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某学者拟撰写题为《冷战的起与止》的著作,回顾冷战历程。那么,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3)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1分)
(4)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干戈不息,可知当今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仍在,请问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BABAA 6-10、ABCBD 11-15、DDBCD、、、16-20、BCCDD
二、非选择题
21、(1)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2)西域都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3)行省制度、元朝
(4)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
22、(1)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
(3)玄奘;天竺
(4)闭关锁国
(5)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23、(1)蒸汽、史蒂芬孙、京张铁路(2)莱特兄弟;十九世纪下半期(3)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防止负面影响。
24、(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国、英国;两极格局 美国、苏联
(2)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结束;苏联解体
(3)特征: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和平与发展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西域都护府
平定回部叛乱
左宗棠收复
1884年建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