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重要知识归纳 2012年4月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1.第一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作用)。
2.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联系五四运动)及意义。(注意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言行)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区别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4.西藏解放的方式、时间、标志及意义。
5.土地改革开始时间、标志,结束时间、成果及历史意义。(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开展土改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解“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的含义,即土改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由封建土地地主所有制到土地的农民所有制,但土地所有制性质未发生改变,前后都是土地的私有制。最后要让学生知道随着土改的基本完成,封建土地剥削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即封建制度正式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6.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司令员、(参加战争的军队名称、被称为什么)代表人物、结束标志,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这里要把4、5、6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下: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7.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政: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时间及该宪法的性质。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世纪50年代)外交: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提出者、内容及意义)②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时间、内容(概括:“一化三改”)。
9.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建设重点、成就(能举例说明)。
10.三大改造的内容、途径、基本完成时间、历史意义及不足。
社会主义改造内容 改造途径 结果意义 存在问题
农业 合作化道路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再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手工业 合作化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 从加工定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
(中国在20世纪的第二次飞跃:时间(1949~1956年底)、标志性事件(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伟人(毛泽东)、最深远历史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要知道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大会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要知道出现上述失误的原因:全党上下缺乏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没有从国情出发制订经济政策;不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等。)知道“大跃进”运动的开始、主要标志、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表现和主要的错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知道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和主要错误(“共产风”)。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后果。(对我国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文化大革命”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左倾错误。知道“文革”的开始时间、标志、在“文革”期间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江青)、制造的最大一起政治冤案(刘少奇案)、“文革”的结束时间、标志以及“文革”的性质和“文革”对国家、社会的危害。
4.知道“两弹一星”的含义。知道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时间和事件)
5.知道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标志:重返联合国(1971年,26届联大表决通过)。知道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领域的“梅开三度”及根源(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
6.知道中美建交的过程、建交的时间(1979年1月1日起建交)。过程:从紧张走向缓和的第一步——“乒乓外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和签署《上海联合公报》(知道公报的内容);中美建交:1978年双方签署《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知道中日建交的时间、标志。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三次飞跃:时间(1978年12月)、标志性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人(邓小平)、最深远历史意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强民富。)
2.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要知道该制度的建立时间、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这里要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四次大规模农村政策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的土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这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要知道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和该格局的特点。
4.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科技:①袁隆平在1973年发明籼型杂交水稻;②提出“八六三”计划;③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5.祖国的统一大业。知道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时间、提出者,该构想的内容及地位。(或历史意义)知道该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在现实中却最早用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知道港澳回归的过程。(澳门的回归宣告结束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中国领土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成就。)
6.知道中央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原则、主要任务及两岸的现状。(知道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我们青少年要与台独势力作斗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祖国的早日完全统一作出贡献。)
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政治: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知道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道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及具体措施: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新的就业政策、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等。)外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知道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20世纪90年代外交成就)和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新世纪以来外交成就)。)理论创新: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