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代议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7 20: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首相:卡梅伦
什么是代议制?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民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通常以议会(国会)作为代议机关。
一、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国王
《权利法案》:1689年
《王位继承法》:1701年
统而不治
内阁
议会
起源:“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
形成:18世纪中叶
对议会负责
二、确立:
国家权力中心
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
①1640年革命爆发
②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⑤1688年“光荣革命”
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斯图亚特王朝)
——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反对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威廉三世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君权神授
议会授权
《权利法案》内容1689年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 停止法律
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司法权
军事权
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权利法案》的内容
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王位继承法》1701年
材料一
威廉三世去世后,王位传给詹姆士二世的二女儿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继承人,在她之后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
材料二
法官的任命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
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王位继承权
司法权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
限制君主权利的制度
英国议会大厦
“大本钟”
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除立法、财政权外,还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内阁的原意为密室(cabinet),早期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
开创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先例。
乔治一世
乔治一世是德国人,既不会说英语,也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
沃波尔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
开创了内阁首相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率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
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1742年,当时内阁首相沃波尔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
小皮特——24岁就被任命为首相,被称为娃娃政治家;是英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首相之一。
  1783年12月,威廉·小皮特遭到了下议院的不信任提案。
  1784年,小皮特顶着议会的巨大压力,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结果新选出的下院支持小皮特,小皮特内阁得以留任,首相位置得以巩固。
开创了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裁决的先例。
(1)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2)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3)如果内阁受到下院多数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责任内阁制
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思考:
1、英国首相卡梅伦追随美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A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B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C 、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内阁权力膨胀(19世纪70年代以后)
议会改革: 1832年
19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被削弱
三、发展:
议会
“第三院”
(课外阅读)
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人民要求议会改革
改革1: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改革2: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
半数,这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改革3: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
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改革4: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
选举权。
改革5:1969 年,《人民代表权法》把选民年龄资格
从21岁降为18岁。
改革N: …………
议会多次改革 选举权逐渐扩大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
内阁 跟议会的关系如何?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
2、议会 : 的中心,掌握 权
3、内阁(首相):掌握 权, 对 负责
名为国家元首,实则“统而不治”,
国家象征地位尤为突出
国家权力
国家的最高立法
最高行政
议会
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上院
下院
内阁(首相)
选 民
司 法 独 立
任命
(贵族世袭)
选举
组 成 议 会
多数党
组阁
形式任命
负责
(权力中心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朱棣设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区别?
比较英国内阁和中国内阁的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对本国:
①政治民主化道路,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②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③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
政治主张,政治斗争相对有序.有利于英国
社会的稳定
对世界: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探究:君主立宪制作用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王位继承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