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伟大的
第三课
一、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
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期积弱不振。
④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2、日本军事上侵华进程:(大事记)
①1931.9.18,“九一八”----侵占东北 (蒋介石不抵抗)
②1937.7.7,“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
③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 (直接目的?)
④1937.12.13,占领南京(大屠杀)
⑤1938.10,占领广州、武汉 (华北、华中、华南)
图
链接
日本为何要首先侵略东北
1)霸占东北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第一步,早在甲午战争就觊觎东北.
2)东北地理位置重要
3)东北物产丰富.
3、日本在占领区如何进行殖民统治?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4、日军侵华过程中主要暴行有哪些?
一、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
图
罪行一:南京大屠杀
日军攻占无锡后,纵火焚城
上海平民居住区是日军抢劫的对象,此图显示了日本兵用他们的军事素养来明火执杖地抢劫
罪行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日军731部队用的骨锯
日军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日军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2003年被日本遗留在
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
——芥子气中毒致死
的河南民工李贵珍
细菌战使人体腐烂
罪行三:活人试验,细菌战、毒气战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
①九一八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中国抗日第一阶段:1931—1937年)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
中共
东北军民
爱国学生
国民党
爱国将领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
中共 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东北军民 以各种形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日联军)
爱国学生 一二九运动
国民党
爱国将领 ⒈蔡廷锴、蒋光鼐(十九路军)、安德馨、宋哲元(二十九军)、冯玉祥等英勇抗战
⒉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 ①为什么会发生西安事变?
②西安事变的结局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③中共为何力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形式多样
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
①九一八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中国抗日第一阶段:1931—1937年)
联蒋抗日
反蒋抗日
逼蒋抗日
反围剿长征
西安事变
瓦窑堡会议
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联蒋抗日
逼蒋抗日
反围剿长征
西安事变
瓦窑堡会议
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第二阶段:1937—1945年)
1.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
推动因素:
主导作用:
重要因素: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转折点:
◇实现标志:
上升为主要矛盾
不断高涨的推动
的和平解决
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倡议、主导和促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中日民族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
第二阶段(全面抗战):
全 民 族 抗 战 的 实 现
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八一三事变
____——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____——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_ _)
____——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_ _)
____——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____路线(__会议)
开展____,建立_____
成立______——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发动____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 ______
武装的壮大 ____
正面战场
(国民党)
敌后战场
(共产党)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 蒙古抗日游击队
武装的壮大 回民支队
正面战场
(国民党)
敌后战场
(共产党)
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
⑴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⑵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抗战胜利的过程:(自我归纳)
(二)抗战胜利的原因(各抒己见)
谁打败了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结果出现两个五种谜底:分别是“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和“共工”的准确含义吗?
问题二: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三:如果以上谜底你都不赞同,试一试自己拟定一个谜底,但要有合理的解释。
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打败日本。
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局部和全民族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消灭的日军最多。
⑵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配合;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谁打败了日本?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
民族抗战,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国共两党配合,协同作战,这是抗战胜利
军事上基本保证;
③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发动和组织了广
大人民群众,使抗战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和支援,是加速
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
…… (如战争性质)
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抗战胜利的过程:(自我归纳)
(二)抗战胜利的原因(各抒己见)
(三)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理解)
(1)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华 中国军民的斗争 结果和影响
鸦片战争 三元里抗英 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英俄侵略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日本大举侵华 伟大的抗日战争
(1)如何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
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1)如何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
----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①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以
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
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促使了民族
觉醒,增强了民族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重
新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如何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
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
印度……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
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
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
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
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二战中“三巨头”对中国抗战的评价
真心的话:
◆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
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
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
战场上。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
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
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
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真实材料:
①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绝大部分主力,是东方抗击
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各大战场中持续时间最长、付出
牺牲最大的战场。
③中国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
和有力推动者。
总之,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
(2)如何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
重要组成部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获取有关信息,概括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获取有关信息,概括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1937年,日本产钢580万吨,生铁239万吨,石油169万吨,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的80%,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的水平。中国钢产量仅为4万吨,不能生产飞机和坦克。
1931.“ 九一八”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7.7“卢沟桥事变”
1937.8.13“八一三事变”
1937.12.13占领南京
1938.10占广州、武汉
政 治:汪 伪 政 权
文 化:奴 化 教 育
经 济:掠 夺 军 需
抢 夺 民 财
血腥的殖民统治
总目的 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措
施 政治上 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上 榨取中国的资财,掠夺劳动力
思想文化上 推行奴化教育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
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
“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了
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
1945.9.9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194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