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大部分具备基本的地理技能技巧,读图、画图、用图能力较强,但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毕竟有限,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于读图等具体情境的分析不够到位,抽象概括把握不准。本班大多数学生乖巧懂事,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较好,但课堂偏于沉静,不够灵动,每小组仍有个别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相对滞后。故而,我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好生带弱,相互帮扶一起学习,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学中运用了“情景设置”、“问题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把握好难易程度,不作太大加深和扩充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
2、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的生产特点。
3、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飞速发展的经济。
4、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城市。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相关图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其对工农业的影响。
通过关于产自广东的家用电器、服装、鞋类、食品等产品名称的调查,使学生充分感受珠江三角洲地区飞速发展的经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基塘农业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壮举。
2、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学习,认识地理位置、改革开放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生产及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飞速发展的经济及原因分析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图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对工农业的影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中相关图表、景观图、教学视频、《中国地理图册》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导入:由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导入,思考对各自生活的影响?
归纳:如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经济飞速发展。
新课学习:
珠江三角洲地区新旧景观图片比较。(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景观图片播放:“花城”广州、
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和珠海
图表导读: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指导阅读《中国地理图册》中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图提问: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世界500强企业有2/3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落户,结合日常生活,你能说出来自本区的产品名称吗?
板书: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
案例分析:我有个表姐现在在江苏镇江开办了个包袋生产厂,产品主要通过广东销往港澳和东南亚,但我记得90年代初是在广东深圳一带办包袋厂的,也就是在那时赚了第一桶金。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帮分析为什么早期不直接来江苏而选择深圳呢?
(对外开放的前沿)
两大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
沿海开放城市:广州
沿海开放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和珠海被定为经济特区。它们经济发展速度快,除了政策条件优越以外,还与什么原因有关?(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东岸,靠海,与香港毗邻)它们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飞速发展的经济的一个缩影,下面一起来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板书:优越的地理位置
讲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会选择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它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
板书:基塘农业
提问:你能说一说这种农业生产的特点吗?
(小结与延伸)
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改革开放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使这里的经济飞速发展。
那么,我表姐后来为什么又把包袋厂迁往江苏了呢?
作业:练习部分。
观看“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视频,各组分角色扮演三地居民都来说一说。
观赏图片景观的差异,和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数量的增加”感受该区的日新月异。
学生介绍自己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足迹。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比较”图,回答经济发展速度之快。
阅读1980-2005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图,体会“深圳速度”。
阅读《中国地理图册》中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图回答。(纺织、服装行业、玩具制造、家电装配等)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产自广东的家用电器、服装、鞋类、食品等产品的名称。(TCL手机、格力空调、广东美的、科龙等)
小组合作交流:组员分别说出自己的看法,组长统一意见后发言。
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完成学习单上的填图填空并依据思维导图提示展开讨论
学生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明确其范围。
阅读分析:“广州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得出全年暖湿的气候。明确广州被称为“花城”的原因。
从海陆位置获得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稠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当地农民发展了基塘农业。(观看“基塘农业”视频)
学生各抒己见,并能点出要创新思想,注重科技研发以及产业升级等。
结合时事热点,启发学生思考,为后面学习埋下伏笔。
使学生对国家的巨大发展变化而自豪,从而激发努力学习热情。
通过自己的旅游足迹分享,增加对本区的了解。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锻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学会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积极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组员都动起来,启迪思维。
在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他人共享学习成果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通过读图分析指出珠三角地区位置的优越性,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各组踊跃发言,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兴趣。
让学生树立发展的眼观看问题,明确一个地区或企业未来的方向如何才能可持续。
板书设计:
8890043815改革开放的前沿
改革开放的前沿
-33972543815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527113538100
307086076200159512019050
36576076200飞速发展的经济 纬度位置地处亚热带 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
534670016510224282020955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形,地势低洼,土壤肥沃
-115570181610面朝南海,交通便利
2251710110490相对位置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114681076200基塘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