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读图说出重庆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了解重庆的风土人情。知道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尝试从各方面分析三峡大坝对重庆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说出重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通过观看图片、数据等资料,知道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通过观看视频、数据尝试分析三峡大坝对重庆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重庆过程中,感受祖国山川江河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庆市的地形特点;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难点:三峡大坝对重庆市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城市宣传片》,视频中的城市标签。猜测是哪个城市。
请学生猜测是哪座城市(如果猜测不出,可以用4大直辖市提醒)。
引入课题:重庆市。 观看视频,记忆标签猜测城市名称。 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新课传授 请学生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城市标签名称。解读第一条标签:住山。
住山:
重庆的地形特点: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大。
重庆的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东部边缘,长江上游。
重庆毗邻的省份:四川省、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
重庆的人口、面积、所辖区县,重庆是唯一有民族自治的直辖市。
本段总结:西南山城。
解读第二个标签:游江。
问题:两个小朋友可能游的是哪条江?
出示重庆人民游江的新闻视频。
引出:重庆是长江沿岸四大火炉之一。
中国“桥都”。
解读第三个标签:天润。
呈现重庆气候资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巴山夜雨。
雾都。
由雾都引出吃辣的标签。
解读第五个标签:路峭。
提问:山城对交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市内交通)
阅读书本106材料,提问:过去用“蜀道难”来形容进渝的难度,为何课本上有说重庆交通便捷?
哪几条铁路干线在重庆交汇?
通往重庆的铁路,隧道和桥梁特别多?
这是什么原因?
提供重庆交通材料引出: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展示重庆人文景观。
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工业城市及经济中心。
大城市、大农村。
以上引出标签:心傲。
出示三峡大坝移民数量。
解读标签:情善。
《三峡大坝动画演示》,引出情善标签。
分析:三峡水利工程对重庆市带来的影响。
老师提示影响方面。 回忆过程
阅读材料,2人一组完成学习单。校对答案。
观看新闻。
思考讨论课题。
阅读资料,接受新知。
思考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 过渡。
对重庆有个初步印象。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储备基础知识。
加深印象,促进理解。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提供事实,帮助学生理解。
过渡。
加深印象,开阔视野。
帮助学生判断,提高学生思考层次。
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总结 活动:旅游小贴士 学生活动 提高学生思考层次,帮助学生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