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练习课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五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3.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复习数位顺序表。(1)回忆一下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2)出示数位顺序表。(3)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2.复习数的读法。(1)我们已经学习了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先分级,再从高位往低位读起。(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0都要读。(4)请同学们把读数的法则再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3.复习数的写法。(1)我们已经学习了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2)如果某一位上没有计数单位怎么办?4.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有几种情况?5.省略亿位或万位后面的尾数。(1)怎样将整亿或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2)怎样省略亿位或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4题。数学游戏,同桌为一组,通过摸卡写数的活动巩固数位、比大小等知识。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7题。(1)让学生选择计算方式,并说明理由。(2)用合适
的方式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么比较的。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8题。独立完成并指名说说发现的规律。四、拓展延伸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后的近似数是4300万,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是(
43004999
),最小是(
42995000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3、6题。
小组合作,共同回顾、交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上,首先安排学生进一步复习大数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为下面的练习打好基础,使练习能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习题设计上数量不是很足。教学建议:通过教学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高。结合练习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教材第30页整理和复习及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3.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大数的读写、组成、大小比较等知识,今天我们要对大数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一)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提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二)多位数的读写法是什么?(三)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四)如何比较数的大小?三、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第30页第1题。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并完成后面的问题。(1)每级的数位、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指名回答,并举例说明。(2)想一想,怎样能准确地读出一个多位数?再读出下面各数。学生先回忆读数的方法,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再依次读出下面各数。(3)想一想,怎样能准确地写出一个多位数,再写出下面各数。学生再次回忆写数方法,并依次写出下面各数,指名板演,集体订正。(4)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你知道如何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吗?同桌讨论,集体汇报,感受很多情况下用近似数表示的重要意义,并指名回答改写方法。2.完成教材第30页第2题。先让学生阐述比较大小的具体方法,再完成下面两组比较大小的题目,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用6、3、8、9和五个0按要求组成一个九位数。[(3)~(7)小题各写出2个](1)最大的数。986300000?(2)最小的数。300000689(3)一个0都不读的数。
示例:986003000
980006300(4)只读一个0的数。示例:908603000
986000300(5)读两个0的数。
示例:908600300
900860030(6)约等于3亿的数。示例:309860000
300098600(7)约等于10亿的数。示例:986000003
968300000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布置1、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2)读5000505时,要读( )个0。A.1
B.2
C.3
D.4(3)如果一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一个八位数。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4)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0375,这个数是(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D.375207(5)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是( )。A.19998
B.20003
C.21000
D.20002、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是( ),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是(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所学知识。学生说说读数的方法,并依次读出各数。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数位顺序表?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比较数的大小数的改写
求近似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整理知识点,设计练习题,积极处理“理”与“练”的关系。在整节课中,采用“先理后练”的复习方法,相对应练习的设计上,尽量追求多样,以激发学生兴趣。尤其最后一环节,提高了难度,做到练习多层次、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足之处:每一个教学环节联系得不够紧凑,课堂上自己的调控能力比较差,针对学生的回答不会随机应变,练习题过多,没有做到少而精。教学建议:可以尝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本单元知识点,由教师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