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复习面积单位。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1)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5(????
)。(2)1块橡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6(???
??)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师: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学习例1。(一)初步感知公顷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师:鸟巢的占地面积约是20公顷,除此之外,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约是44
公顷;北京欢乐谷的占地面积约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26公顷。我们发现,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那么关于这个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二)推算、感知1公顷1.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课件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师: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1公顷=10000平方米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师: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亲自感受一下
1
公顷的大小。(1)围一围。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想一想:(???
)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2)算一算。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
)个教室的面积约是1公顷。(3)说一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本题难度较大,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实际看一看。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4题。先让学生计算游泳池的面积,再将平方米换算成公顷。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六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预设最后一题学生出现疑问。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提出关于“公顷”这个新单位的疑问。学生回忆以前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来描述三个面积单位。学生实际操作,感受公顷。
板书设计
公顷的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首先初步感知,然后联系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推算1公顷到底有多大,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感知1公顷,整节课学生对这个单位的理解较为深刻。
不足之处:关于“公顷”这个单位的运用列举的实例不够,应该丰富教学素材,让学生深刻感知这个单位的运用场合。
教学建议:课前充分准备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饱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的概念。第2课时
平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例2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平方千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复习面积单位。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面积单位,谁还记得?师:对,是公顷,那么1公顷有多大呢?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1)电脑屏幕的面积约是9(
)。(2)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约是300(
)。(3)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约是44
(
)。(4)北京市的总面积约是16810(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遇到什么问题了吗?3.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是不是都遇到了这个难题呢?所以你们是不是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较大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例如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一)初步感知1平方千米1.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2.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
表示。(二)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师: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那么你们探究一下,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三)形成表象1.读一读,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公顷。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2.算一算。“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5题。在练习中注意通过追问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为1100平方千米,可追问“合多少公顷”。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完成教材练习六第7题。当结合1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米的关系完成了人数的估算后,可将“1平方米站的人数”换成其他事物,再来测算。五、拓展提升人民公园是一个周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几个这样的公园面积是1平方千米?2千米=2000米
2000÷4=500(米)
500×500=250000(平方米)
250000平方米=25公顷
4个这样的公园面积是1平方千米。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六第8、9题。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指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1平方千米。
板书设计
平方千米的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
表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平方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抽象。因此让学生感知的比较多,课上并没有急于求成地去完成各种巩固练习,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去想象,使学生慢慢形成表象。不足之处:在设计时,过高地估计学情,导致在提问“1平方千米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积”问题时,课堂教学环节出现卡壳现象。教学建议:练习中,学生对是选择公顷还是平方千米拿不定主意。同时在换算中,因为进率比较大,所以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问题也比较多。因此需要通过多媒体等让学生感知,多操练来强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