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9.4三角形 回顾与反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9.4三角形 回顾与反思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3 08:1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第九章三角形回顾与反思

教材 分析 本章是学生在小学初步学习三角形的定义,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性之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以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七年级又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而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应比较容易,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学习应该很感兴趣。
设计 理念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互动及师生互动等活动,完成对三角形全章知识点的复习和应用。
教学 目标 1、理解三角形以及顶点、边和内角的概念。
2、掌握和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3、掌握和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内外角的关系定理。
4、认识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的平分线,并能应用。
学习 重点 1、掌握和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2、掌握和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内外角的关系定理。
3、认识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的平分线,并能应用。
学习 难点 能应用三角形有关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说理
教学准备 导学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三个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
生行为
自主学习阶段
一、情景导学,揭示主题:
本单元我们已经对三角形的定义、边、角以及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进行了学习,这节课,我们对本章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学习进一步应用。
二、自主学习、个体构建:
(一)独立思考,完善导学卡,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2分钟)
预习问题:
1、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2、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
1、(1)用长是2cm、3cm、5cm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用长是2cm、3cm、4cm的线段呢?
(2)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3) 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C点的香肠,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可以知道:AB+BC AC, BA+AC______BC, BC+AC AB.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边为2cm,另两边分别为6cm和acm,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三角形中有哪些重要线段?
如图,已知△ABC。
1、画出∠A的平分线。
2、画出边BC的中点,并与点A连接。
3、过点A画出BC所在直线的垂线。
填空:(1)
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ABC中,∠BAD=∠CAD,线段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
(2)
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在△ABC中,BE=EC,线段AE是△ABC的一条中线。
(3)
叫做三角形的高。
在△ABC中,AF⊥BC于F,线段AF是△ABC的一条高。
4、三角形如何分类?填空
(1)、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
__________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
三角形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
6、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巡视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提炼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利用2分钟时间完善导学卡,重温导学卡中的知识。
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小组内互查。个别学生口头展示。学生独立完成。
合作交流阶段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3分钟)
组内交流,生生互学,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评研,归纳升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老师结合课件,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重点进行强调讲解,用对应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老师巡视,随时了解组内交流情况,对个别小组给以点拨和引导,并收集全班共性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讨论交流。
组长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共识,对于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组内讨论, 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收集好,等待全班展示交流。
巩固达标阶段 反馈达标、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1、达标检测
2、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与方法?有哪些情感上的收获?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
板书设计
第九章 三角形回顾与反思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知识点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知识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知识点四:与三角形有关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