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新中国外交专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走上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现在正在全力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倡科学发展观,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4.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在纪念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A.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5.2008年3月15日,胡锦涛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时表示,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实现这美好的愿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坚持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改革开放政策
6.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7.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立更大范围的外交高潮,主要是指
A.发展了同东南亚的外交关系
B.同美国、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C.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D.建立和发展了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8.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C.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改善
D.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9.下列表述中,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中美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③美国对外战略重大调整的重大步骤④符合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12.握手是一种礼节,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变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美国领导人是
A.尼克松 B.克林顿 C.布什 D.基辛格
1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周恩来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高度概括
B.大陆和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统一
14.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①综合国力的体现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③既尊重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 ④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主要是因为在会议上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确认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 D.“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各国共识
16.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7.下图被称作“历史性的握手”,它直接导致了
1972年周恩来迎接尼克松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C.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18.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A.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一周 B.让世人关注的一周
C.愉快的一周 D.改变世界的一周
19.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20.下图是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
C.中美已建交
D.“文化大革命”结束
21.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南京条约》的签订 香港回归祖国
A.“中英较量” B.“屈辱中国”
C.“跨洋交接” D.“冰释雪融”
22.下图是当年演唱《七子之歌》的小女孩容韵琳,如今她已成长为一位正在澳门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姑娘。说到澳门回归十年来自己的生活,容韵琳表示“越来越好了”。容韵琳感觉生活“越来越好了”主要得益于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因演唱《七子之歌》而得来的名气
C. “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 D.澳门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材料题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时期,中国出现了“永乐之治”。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远航期间,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这对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期,为了扩大商品的销路,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出没在中国东海海域。当时的清朝视其他国家为蛮夷,认为无需常设外交机构与之交涉。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初由两广总督兼职。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材料三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期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如何?如何评价?
(3)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简要说明我国是如何贯彻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外交原则的。
24.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注现在】
材料三 如图: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材料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3)据材料三,说说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得益于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决策。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
【思考未来】
(5)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树立怎样的国际形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新中国外交专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BAB
6————10 DCBBA
11————15 AACAD
16————22 BCDBAAC
二.材料题
23.(1)特点:友好、和平;宣扬国威。
(2)变化:由被动外交到主动外交。评价:①表明清政府迫于国内外环境改变了观念,实行主动外交。②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③无论屈辱外交还是主动外交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外交政策成熟,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日、中美建交,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24.(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大清帝国打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2)变化:中国由弱(无能)变强(强大)或国际地位有了提高。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3)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不断增长,(可以不写时间)并逐渐超过西欧主要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影响: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民富国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