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细致观察;
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渲染教学法、自主交流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也喜欢。那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找出两张图片中的不同之处吧!
生1-生6,分别指出图片中的不同。
师:同学们,怎样才能玩好这样的游戏呢?
生齐答:仔细观察!
师:是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只鸟,你们准备好了吗?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题目是:一只搭船的鸟。板书:一只搭船的鸟
(板书时提醒学生船的偏旁,横要变成提,右边不要出头)
师:齐读课题。生读两遍。
二、字词学习
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今天要观察的小鸟叫什么名字?
生齐答:翠鸟
师:那么,翠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课文里的翠鸟非常好看。
生2:课文里的翠鸟爱吃鱼。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翠鸟非常好看,你们认同吗?
生齐答:认同!
师:那你们想不想看看小作者观察到的翠鸟到底是什么样子?
生:想!
师:别急,瞧,有两辆识字小火车开来了,满载着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谁来当小司机读一读?
找两个学生读。(课件出示:母亲,外祖父,雨点,船夫,用力,鹦鹉,羽毛,翠绿,静悄悄,翠鸟,捕鱼。)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准确,看来课下都有好好复习。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翠”的写法。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写“翠”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1:请同学们观察翠鸟的“翠”,在书写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1:上面的羽毛的羽字,没有钩。
课件出示:羽字头没有钩。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2:下面的第二横,特别长。
课件出示:第二横要舒展。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3:最后一笔竖,起笔低。
课件出示:竖起笔位置低。
同学们观察地非常仔细!现在,看老师书写,大家书空。
(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学生用手指在下面书空)教师边写边指导三个书写要领,并念出笔顺。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书写三遍。
教师在田字格旁边 补充“鸟”。为接下来的板书做准备。
教师巡视。
课文赏析
1、师:老师刚才转了转,同学们都能正确书写“翠”这个字了,非常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翠鸟吧!
出示课文第二段:找同学读。
师:作者看到翠鸟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指名读: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师:作者拿翠鸟跟什么作比较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生:鹦鹉!
出示图片
师:鹦鹉是一种五彩斑斓,灵巧可爱的鸟类,翠鸟比它们还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出示翠鸟的图片。(同学们发出赞叹声)。
师板书:外形。
师:同学们,翠鸟的外貌引人注目,作者是怎么细致描写它的?
生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还带着一些蓝色。
生2: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板书:彩色的羽毛
红色的长嘴
师:这么好看的鸟儿,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美美的感觉呢?赶紧练习一下吧!(学生自由朗读)(读完下停来举手)
师:,你来读。
生1读。
师:恩,你读得真不错。谁能读得比他还有感觉?
生2读。
师:谁再来读一下?
生3读。
展示翠鸟图片,师问: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描述翠鸟?
生回答。
师出示孔雀的图片让学生描述。
师: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让小作者不禁陷入了遐想:谁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1读第三自然段。
师:翠鸟的到来,给小作者增添了许多乐趣!作者在对翠鸟的观察和猜想中,旅途也不再乏味。
同学们,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呢?
生答:捕鱼!
学习第四段。
师:谁能把描写翠鸟捕鱼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生1读。
师板书:动作
让我们通过视频,看看翠鸟捕鱼吃鱼全过程吧!
师:翠鸟捕鱼的情形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答:敏捷!
师板书:敏捷
师: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
生答,师展示动词。
师: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冲”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速度非常快。
师:那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
生:用手势表示。
师:看了作者的细致描写,我们仿佛也看清了翠鸟捕鱼的每个动作。那么,老师想问,把“吞”换成“吃”,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
生1:“吃”体现不出翠鸟吃鱼的速度很快。
师:对,“吞”更能体现翠鸟吃鱼速度之快。作者笔下的翠鸟,不仅捕鱼速度快,吃鱼的速度也快,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把这一部分读一读吧!
生读。
师:谁来读一下?
生1读。
生2读。
师:非常好。
出示动词加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和动词复述翠鸟捕鱼的过程。
教学生五个表示翠鸟捕鱼的动词怎样做动作,加上动作一起展示一遍。
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小作者一样,细心观察,来描写一种小动物的捕食过程吗?让我们来试试吧!请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发的随堂练习纸,观看青蛙捕食蜻蜓的过程,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
播放青蛙捕食蜻蜓的视频。
师:同学们在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出一个最好的答案,计时三分钟,开始!
教师巡视。
时间到了后,教师选择两个小组代表进行展示。答案1:跳,伸,抓,塞,跳。答案2:跳,伸,抓,塞,钻。
师:同学们用的动词都很好,老师也填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展示答案。
师:小作者坐在船上,细致观察了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他还观察到了什么?(切换幻灯片)
生1:他还看到了天下大雨,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
幻灯片展示: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
师:作者在观察的时候,不仅用看的,还用听的,对不对?
生:对!
师: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幻灯片展示:船夫。。。。摇着橹。
师:同学们,作者坐在船舱里,听着雨打船篷,看着美丽的翠鸟,多么宁静和谐呀!
展示幻灯片。
师:大自然美丽神奇,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充满灵性,希望我们能与他们和睦相处,成为亲密的朋友。
课堂总结
小结,学生填空展示,回顾总结全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作者,认识了翠鸟。它长着彩色的羽毛,一张红色的长嘴,捕起鱼来那是相当敏捷。
法国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学习作者,留心生活,细致观察。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生活中有自己的动物小伙伴吗?
几个学生回答。
师: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我们亲密的伙伴,我们要欣赏他们,保护他们,与他们和谐相处,同学们能做到吗?
七、作业布置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的动物小伙伴,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好吗?好的,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