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同步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同步课件(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1 10:58:23

文档简介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彭、拟”等8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1个字,会写“拟定”,“锻炼”等10个词语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坚强,无私的为人胸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两部分的内容从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难点: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有着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出示开国大典毛泽东的照片。
老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中讲话的这位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对,这是毛泽东在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庄严时刻,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和崇高的敬意回到71年前,走进伟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他的平凡而又伟大。
板书课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生齐读课题)
二教授新知
检查预习:(导语:同学们课前对课文做了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1、本节课多音字
gǔ 忠骨 xiǎn 朝鲜
骨 鲜
gū 花骨朵 xiān 新鲜
2、选择正确的读音
拟定(nǐ yǐ) 奔赴(fù pù)
踌躇(chú zhù) 殉职(xùn xún)
读词语,读诗句
勋鉴 拟定 殉职 奔赴 踌躇 黯然 功勋 狂轰滥炸 原封不动 情不自禁
出示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
课文共有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生:分为两部分。
生:第一部分讲了毛主席惊悉,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生:第二部分讲了毛泽东对岸英安葬问题所做出的艰难抉择。
“忠骨”指的是谁?
生:“忠骨”指的是烈士毛岸英的遗体。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小组合作讨论。
师: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内心极度悲痛,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让学生小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生回答,师出示课件: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并说出这些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语言动作)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默读课文)
生回答,师出示课件:重点抓住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去体会毛泽东的伟大。
师:课文的作者晓年应用了一句古诗来结束了全文。
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本文中的含义。
分组讨论:
生回答,师出示课件:期中含义是“革命者既然把自己的整个身心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安葬在故乡,到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他乡,又有何妨?”
知识扩展
出示课件:“小资料”
其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毛泽东的平凡、伟大这一个文章主题。
课堂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特殊(zhú),奔赴,眷念,彭德怀
B.踌躇(chú),鉴字,拟定,燃烧弹
C.锻炼(nàn),永别,慰问,中南海
2、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心爱的 眉头
无限的 长子
紧缩的 父爱
默然的 目光
根据课文,排列顺序。
( )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缩的眉头,
(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
(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 )毛主席站立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
四、总结下课
附板书: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 <一>接到电报—失去爱子—极度悲痛(平凡)

东 <二>岸英遗体安葬问题—艰难抉择(伟大)(共13张PPT)
2、选择正确的读音:
拟定(nǐ yǐ) 奔赴(fù pù)
踌躇(chú zhù) 殉职(xùn xún)
3、读词语、理解词意:
勋鉴 拟定 殉职 奔赴 踌躇 黯然
功勋 狂轰滥炸 原封不动 情不自禁
1、本节课多音字 :


忠骨

花骨朵

xiǎn
xiān
朝鲜
新鲜




一、课文共有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自由朗读课文)
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了毛主席惊悉,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二、“忠骨”指的是谁?
“忠骨”指的是烈士毛岸英的遗体。
第二部分讲了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失去爱子内心极度悲痛,你是从哪些语句当中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小声自由朗读课文。
毛泽东 ,只是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 。
(动作描写)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一支又
一支地吸着烟
热了几次
“ ”主席用食指 ,情不自禁地 着。
喃喃
按着紧锁的眉头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岸英!岸英!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毛主席对岸英遗体回国归葬,作出艰难抉择的过程,你又是从哪些语句当中体会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目光中 。
(神态描写)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心理描写)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本文中的含义?(分组讨论)
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土地又有何妨?
小资料:
二十年后,毛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毛主席,在他的衣橱里有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那是两件棉衣、-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毛岸英的遗物.....
课堂巩固练习
一、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特殊(zhú),奔赴,眷念,彭德怀
B.踌躇(chú),鉴字,拟定,燃烧弹
C.锻炼(nàn),永别,慰问,中南海
B
心爱的
无限的
紧缩的
默然的
眉头
长子
父爱
目光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三、根据课文,排列顺序。
( )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缩的眉头,
(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
(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 )毛主席站立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
2
1
4
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