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5.16.浮和沉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5.16.浮和沉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10 22:46:31

文档简介

15.有趣的浮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
;
了解浮力在生活的应用;
2.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
能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的培养。
教学重点: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学难点: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材料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分组材料:乒乓球、铁钉、气球、木块、钩码、回形针、水槽、尺子、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观看视频(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
(二)提出问题:①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解决呢?(学生积极回答)②如果是我们平时玩的玻璃球或者是上课用的铅球掉进树洞里,还能用这个办法吗?(引入新课)
二、活动一:认识浮沉现象
(一)教师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浮,什么是沉吗?教师PPT出示两幅图片。教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会在水中会浮,哪些物品在水中会沉?找学生回答。
教师PPT出示这些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请在小组内完成你们的猜想,记录员负责记录,记录员注意了:下沉用向下的箭头表示,上浮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小组猜想
学生汇报小组的猜想。哪位同学来汇报你们组的猜想?其他组的同学们认真倾听,如果和你们的猜想不一致,请用笔做上记号。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想法是一致的,科学不能光靠猜想,我们还需要如何验证呢?学生回答:做实验。
(三)材料准备做实验。
(四)注意事项如果有了实验材料,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说注意事项。老师出示实验要求并依次读出来。
(五)学生实验及时评价:?组同学实验习惯非常好,完成实验后马上整理器材。
(六)汇报结果(1)指一个学生汇报,我们再来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听得最认真!(2)通过刚才实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结:通过刚才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同学们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三、①活动二:感知浮力
(一)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使物体浮在水面上?
(二)气球放在水中,气球是浮的。我们慢慢地、轻轻地按一按,你有什么感觉?
(三)学生按一按汇报:我感觉有一股力量往上推。我感觉气球被水托起来了。
(四)总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课件出示)
②活动三:再探浮力,沉到水底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呢?
(一)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研究了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下沉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学生猜想
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做实验。
(三)师:怎样做实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水槽、皮筋、钩码和尺子。(课件出示)利用这些材料,你怎么实验?学生:用尺子测量橡皮筋在空中的长度和在水中橡皮筋的长度,然后进行比较长短。
(四)教师出示实验要求并依次读出来。(课件出示)
(五)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
(六)指定一名学生汇报数据,师引导观察: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得出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在水中皮筋变短了。师:说明了什么?引出结论。
(七)评价总结: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学会了自己观察、会分析数据,得出伟大的发现,离科学家又近了一步!恭喜你们!
(八)小结: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活中,也有浮力的应用。下面我们先看一看阿基米德与浮力的故事。播放视频。看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浮力有这么大的作用。聪明的中国人是怎样把水的浮力利用到我们生活、科技、国防等方面的呢?
请看!(欣赏图片)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我们古代人很早就发现了以船称物的方法。现代有什么呢,也许你不知道在2019年12月17日是一个激动人心、万众瞩目的日子,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作为山东人我是骄傲和自豪的。浮力在海军山东舰上的应用,使我国海上军事力量变得强大,它强有利的保卫着我国辽阔的海疆,换来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生活当中小朋友戴上游泳圈,游客们穿着救生衣;就大大保证了在水上游玩的安全。人们还利用浮标进行水面助航,利用浮子进行钓鱼。
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师:从上课开始到现在我们看到的物体要么是上浮的,要么是下沉的,那有没有即时上浮的又是下沉的物体呢?通常我们将既能上浮也能下沉的物体称为浮沉子。教师出示制作浮沉子的材料。教师演示一个制作好的浮沉子,并讲解浮沉子的原理。教师讲解自然界中的浮沉子,出示PPT图片。让学生课后思考: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下潜和上浮的?
六、课堂总结
师:1、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2、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七、知识升华
师:本节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实验学会并理解浮力的知识和应用,那你会学什么?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顺序颠倒,但是赋予的意义却截然不同。会学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会学是把学到的知识完全转换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理论。下面我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升华。自然界中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现象,那我们人生也像这些物体会有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我们同学平时会遇到各种高兴的事或烦恼的事,我们要向浮沉子一样善于能上能下,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做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我们如何保持这种心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呢?最后我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苏东坡传》,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这本书描述了苏东坡先生起起伏伏坎坷一生,虽然他一度失去亲人和不断被贬,但是他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共30张PPT)
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
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解决呢?
一、导入新课
如果是我们平时玩的玻璃球或者是上课用
的铅球掉进树洞里,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青岛出版社三年级科学
二、认识浮沉现象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浮,
什么是沉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会在水中会
浮,哪些物品在水中会沉?
二、认识浮沉现象
1、大胆猜想
二、认识浮沉现象
铁钉
回形针
木块
乒乓球
气球
钩码
二、认识浮沉现象
物体
我的猜想
实验结果
乒乓球








回形针
上浮用“
”表示,下沉用“
”表示。
一、认识浮沉现象
2、实验要求
1、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测试材料;
2、填写实验记录单;
3、做实验时轻拿轻放,防止水滴溅到桌子上。
二、认识浮沉现象
三、感知浮力
思考:是什么力量使物体
浮在水面上?
感受:我们慢慢地、轻轻
地按一按,你有什么感觉?
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
水的浮力。
思考:水中下沉的物体
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三、再探浮力
二、感知浮力
1、实验器材
二、感知浮力
三、再探浮力
水槽
橡皮筋
钩码
直尺
2、实验要求
三、再探浮力
1、用橡皮筋勾住2个钩码

2、钩码入水前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钩码入水后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但不要碰触水槽底部和槽壁。
实验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
水的浮力作用。
三、再探浮力
二、感知浮力
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
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三、再探浮力
小故事:
阿基米德与浮力
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曹冲称象
三、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游泳圈
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救生衣
浮标
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浮子
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通常我们将既能上浮也能下沉的物体称为浮沉子。


浮沉子
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所需材料
空塑料瓶
回形针
吸管
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下沉:挤压瓶子时,水被压
入了吸管内,吸管变重。
上浮:松开手后,水又被压
出,吸管变轻。
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自然界中的浮沉子
气囊
五、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
课后思考:
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下潜和上浮的?
六、课堂总结
1、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
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2、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
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你会学什么?
七、知识升华
七、知识升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