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件(WPS打开,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件(WPS打开,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1 11:0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黄果树瀑布
北盘江大桥
天眼射电望远镜
梯田
遵义会议旧址
贵州茅台酒 老干妈“陶华碧”
1.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能够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能够举例说明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4.能够借鉴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四川
云南
广西
湖南
重庆
北面邻四川、重庆,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相邻,东与湖南为界。
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为内陆省份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2、所处地形区及主要地形类型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地形: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名称是什么?
喀斯特地貌
3、地势和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
河流: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等
流向:大致呈自西向东
乌江
贵阳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4、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5、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六盘水煤炭、铜仁汞)
5、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西电东送”工程
5、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织金洞 黄果树瀑布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白水河上,是中国著名的大瀑瀑布。
5、自然资源
水资源: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①“八山一水一分田”表明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受地形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温相差大,天气差异大。(横断山区也是如此)
补充:
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含义?
贵州潮湿、多阴雨天;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贵阳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
7月平均气温
23.9
28.1
28.7
28.6
28.0
8月平均气温
23.6
28.4
28.2
28.1
27.8
P93 活动2(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2)想一想,贵阳夏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高到低:上海、武汉、重庆、长沙、贵阳
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
贵阳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
7月平均气温
23.9
28.1
28.7
28.6
28.0
8月平均气温
23.6
28.4
28.2
28.1
27.8
(3)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贵州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海拔较高,夏季较为较凉爽,故'寒暑适中'
【拓展】(1)分析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②地表崎岖,落差大。
(2)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年降水丰富,但省内许多地方都存在缺水问题。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原因:①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多渗漏地下②地形崎岖,取水困难 ③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措施:①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②兴修水库,调节降水时间分配③发展节水农业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滑坡
冰雹
滑坡、泥石流
干旱、冰冻、冰雹
干旱
冰冻
(一)自然灾害
滑坡
泥石流
近几年贵州不仅仅自然灾害频发
石漠化
贵州境内石灰岩广布,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植被一旦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从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二)环境问题


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较薄;降水集中,多暴雨。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环境问题:石漠化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石漠化治理前
石漠化治理后
措施?
一、生物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
二、工程措施:坡耕地改梯田(建梯田)、石漠化综合治理
P94 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地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
耕地不足 毁林开荒 土壤侵蚀 石漠化 耕地不足 … … ”的恶性循环。
(1)就石漠化发生的过程来看,主要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
主要问题出在毁林开荒这一环节
(2)有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呢?请将你的看法填入下列空白图框中。
(3)议一议,应该如何协调当地的人地关系?
陡坡开荒
滥垦乱伐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
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2.生态工程措施

3.社会经济措施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①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 ②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③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
为了治理石漠化,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图中农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这种方式能否普遍推广?
(2)除了图示中的措施,治理石漠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P96活动
贫困山区石漠化严重
居民进行异地搬迁
迁到山下坝子里安家落户
从事农副业生产,脱贫致富
生态移民。山上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获得水果、中草药和畜牧产品。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1.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贵州建设了大批水利设施。
2.贵州是江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被誉为“江南煤海”。
近年来,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同时深度开发水电,水火互济。

3.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贵州主要资源:
①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自然景观。
②红色文化资源——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
③民俗风情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了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分组讨论这种农业开发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①在山上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②在山腰坡地采取生物措施,修建梯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保持水土。 ③在缓坡山麓地带,种草养畜,形成保持水土的又一道防线。 ④开工厂从事农副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脱贫致富。 ⑤种好五谷杂粮填饱肚子。推动“帽子”“带子”和“毯子”工程的实施,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协调发展。
“五子登科”
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
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
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
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
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
“立体农业”这种农业开发模式有什么意义?
①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
②有利于生态平衡,增加农民收入。
高原、山地
西高东低
亚热带季风
水土流失、石漠化
滑坡、泥石流
干旱、冰冻
总结
封山育林
草地改良
水利
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