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期末提高训练-压强计算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科学期末提高训练-压强计算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11 10:10: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科学期末提高训练----压强计算
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这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  )
A.pA>pB,pA'>pB'
B.pA>pB,pA'=pB'
C.pA=pB,pA'<pB'
D.pA<pB,pA'<pB'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所示是静止在月球上的“玉兔”号月球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减小对月面的压力(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B.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力
C.月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对月面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平衡
D.月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比水平静止在地球表面上对支承面压力要小
3、原来平整的细沙面上放上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B.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C.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D.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4、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小于△p乙.关于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一定小于p乙
B.p甲可能等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1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压强相等,然后将这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
D.p甲>p乙,△p甲<△p乙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底面积为S.重为G1的薄壁容器,容器装有密度为ρ、深度为h,重为G2的某种液体,设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p1=ρgh
C.
D.+ρgh
7、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直径等于B的边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图中虚线竖直切下底面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A′、△pB′,则(  )
A.△pA′可能大于△pB′
B.△pA′一定大于△pB′
C.△pA′一定小于△pB′
D.△pA′一定等于△pB′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两支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放置时,它们液面齐平,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厚度hA′、hB′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A′、pB′的关系是(  )
A.hA′>hB′,pA′<pB′
B.hA′>hB′,pA′>pB′
C.hA′<hB′,pA′>pB′
D.hA′<hB′,pA′<pB′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平底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1、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一样大
B.A最大
C.B最大
D.C最大
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13、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a和pb,则(  )
A.p>pa>pb
B.pa>p>pb
C.p<pa<pb
D.pa<p<pb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4、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丙最大
B.乙最大
C.甲最大
D.一样大
15、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两个玻璃容器A和B中盛满水,如图所示,则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pA、pB,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FA、FB比较(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无法判断
16、溧阳平桥石坝,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靠浆砌石建成,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图所示为溧阳平桥石坝的切面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右侧水面低,A和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C>pB
D.pA=pC<pB
17、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则剩余部分的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体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
1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20、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砖上的条纹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2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壁虎的脚掌上有“吸盘”,是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深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22、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手指至少要用0.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手指只需0.5N的力,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
D.手指只需500N的力,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
第22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3、初三学生小明在水平路面骑行共享单车,经测量,每只车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50cm2,该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5kg,试估测小明骑行时对地面压强(  )
A.6.5×104Pa
B.1.3×105Pa
C.3×103Pa
D.0.3Pa
24、如图所示,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A、B边长之比为1:2,若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则A、B的密度之比为(  )
A.3:8
B.3:4
C.8:3
D.4:3
25、将小木桌按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放置在厚海绵上,小桌上分别放置一个相等质量的铁块。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
B.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
C.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D.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26、有一个塑料瓶,在侧壁上用锥子戳了三个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如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7、如图所示,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28、如图在一盛水的柱状容器中,浸没着一块用细绳拴住的实心冰块,细绳固定在烧杯底部。下列能正确表示冰块逐渐熔化时(不考虑水蒸发和温度影响,ρ冰=0.9×103千克/米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冰熔化体积变化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2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可能等于p乙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A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最大,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B.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最大,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C.A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一定相等,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D.A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可能相等,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这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  )
A.pA>pB,pA'>pB'
B.pA>pB,pA'=pB'
C.pA=pB,pA'<pB'
D.pA<pB,pA'<pB'
【解答】解:(1)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A<pB。(2)瓶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矿泉水瓶的重力;因为矿泉水瓶和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倒放时桌面的压力,即FA=FB。倒放时瓶盖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小,即SA>SB,根据p=知,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故选:D
2、如图所示是静止在月球上的“玉兔”号月球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减小对月面的压力
B.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力
C.月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对月面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平衡
D.月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比水平静止在地球表面上对支承面压力要小
【解答】解:AB、月球车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B错误;C、当月球车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月球上引力系数是地球上的,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比水平静止在地球表面上对支撑面压力要小;故正确;故选:D
3、原来平整的细沙面上放上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B.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C.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D.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原来平整的细沙面上时,乙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则乙对沙面产生的压强较大,即p甲<p乙,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实心正方体对沙面的压强p======ρgh,由ρ=可知,当p甲<p乙且h甲>h乙时,ρ甲<ρ乙,即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故A错误、B正确;(2)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体对沙面的压力F=G=mg,由p=可得,正方体的质量m===,由于p甲<p乙、S甲>S乙,但两者的具体关系不确定,则甲、乙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CD错误。故选:B
4、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小于△p乙.关于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一定小于p乙
B.p甲可能等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
【解答】解: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p=可知,切去后的压强为:p甲;
甲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此时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压强会变为原来的2倍,即2×p甲=p甲;则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p甲﹣p甲=p甲;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p=可知,切去后的压强不变,仍为p乙;
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此时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压强会变为原来的一半,即p乙;则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乙=p乙﹣p乙=p乙;由于△p甲<△p乙,即:p甲<p乙,所以p甲<p乙,故A正确。故选:A
5、如图1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压强相等,然后将这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
D.p甲>p乙,△p甲<△p乙
【解答】解:(1)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根据
F=pS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所以甲的重力<乙的重力;将乙叠放在甲的上面,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将甲叠放在乙的上面,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因为S<S′,所以p甲>p乙,故BC错误;(2)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乙=﹣=,因为G甲<G乙,S<S′,所以△p甲>△p乙,故A正确,D错误。故选:A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底面积为S.重为G1的薄壁容器,容器装有密度为ρ、深度为h,重为G2的某种液体,设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B.p1=ρgh
C.
D.+ρgh(
【解答】解:(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ρgh,故A错误,B正确;(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总=G1+G2,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故CD错误。故选:B
7、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直径等于B的边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图中虚线竖直切下底面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A′、△pB′,则(  )
A.△pA′可能大于△pB′
B.△pA′一定大于△pB′
C.△pA′一定小于△pB′
D.△pA′一定等于△pB′
【解答】解:设圆柱体A的半径为r,则正方体B边长为2r,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A=πr2,正方体B底面积为:SB=4r2,切割前A、B对地面的压强为:pA==,pB==,因为压强相等,所以,=,解得,GA=GB,切割相同的底面积S叠加后,A对地面的压强为:p'A====,B对地面的压强为:p'B=,通过比较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A′=p'A﹣pA,△pB′=p'B﹣pB,因为pA=pB,p'A>p'B,所以△pA′>△pB′。故选:B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8、两支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放置时,它们液面齐平,甲、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
【解答】解:两支试管装的液体液面齐平,由图知,V甲>V乙,又因为m甲=m乙,根据ρ=可知ρ甲<ρ乙,由p=ρgh可知,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即p甲<p乙。故选:B 
9、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厚度hA′、hB′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A′、pB′的关系是(  )
A.hA′>hB′,pA′<pB′
B.hA′>hB′,pA′>pB′
C.hA′<hB′,pA′>pB′
D.hA′<hB′,pA′<pB′
【解答】解:∵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
∴GA<GB,物体A、B高度相等,则由G=mg=ρVg=ρgSh可得:ρAgSAh<ρBgSBh,∴ρASA<ρBSB,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即:mA′=mB′,
由ρ=得m=ρV可得:ρAVA′=ρBVB′,即:ρASAhA′=ρBSBhB′,∴hA′>hB′,故CD错误;
∵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压力相等,∴根据p=可知:pA′<pB′故A正确,B错误。故选:A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平底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解答】解:(1)由图知,容器底面积S甲<S乙,∵V=Sh,液面相平、h相同,∴V甲<V乙,
∵ρ=,m甲>m乙,∴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p=ρgh,∴pA>pB;故A、B错;
(2)∵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mg,且m甲>m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故C正确,D错误。故选:C(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11、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一样大
B.A最大
C.B最大
D.C最大
【解答】解:已知三容器底面积相等,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由图可知:三容器内酒精的深度:hA>hB>hC,根据p=ρgh可知,三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pB>pC。故选:B 
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来源于21世纪教育网)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解答】解: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又因为容器是相同的,故抽取液体的高度h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原有液体的高度关系是h1>h2,故抽取后剩余液体高度关系是h1′>h2′,根据P剩=ρgh可知ρA<ρB则抽取液体的压强PA′<PB′,原来的压强PA=PA′+P剩A,ρB=PB′+P剩B,即PA<PB.根据F=PS,S相同,压强大压力大。故选:C
13、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a和pb,则(  )
A.p>pa>pb
B.pa>p>pb
C.p<pa<pb
D.pa<p<pb
【解答】解:原来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ρgh,
设长方体的高为h,若沿如图所示的虚线方向切成a、b两部分,则:①pa===,
由图知:Va<Sah,所以pa<=ρgh=p,即pa<p;)②pb===,由下图知Vb>Sbh,所以pb>=ρgh=p,即:pb>p。故选:D
14、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丙最大
B.乙最大
C.甲最大
D.一样大
【解答】解: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故选:C
15、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两个玻璃容器A和B中盛满水,如图所示,则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pA、pB,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FA、FB比较(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无法判断
【解答】解:因为两个容器内装有相同深度的同种液体,即ρA=ρB,hA=hB;所以由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即pA=pB。又因为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由F=ps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即FA=FB。故选:C 
16、溧阳平桥石坝,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靠浆砌石建成,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图所示为溧阳平桥石坝的切面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右侧水面低,A和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C>pB
D.pA=pC<pB
【解答】解:水的深度是指某点到水面的距离,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A和C两点水深相等,C的深度小于B的深度,根据p=ρgh得,水的密度相等,所以水在A和C产生的压强相等,水在B点产生的压强最大,pA=pC<pB。故选:D 
17、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的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解答】解:因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G=mg=ρVg=ρL3g,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L,因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L甲>L乙,所以由p=ρgL可知甲、乙两个正方体的密度:ρ甲<ρ乙,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下的高度h相同,由p======ρgh可得:p甲<p乙。故选:B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体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
【解答】解: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确;C、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压较小、水的沸点较低,所以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故C正确;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是由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故选:D
1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解答】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D正确;故选:D 
20、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砖上的条纹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解答】解:脚踩在盲道上,脚对盲道的压力不变(等于人的重力),砖上的条形或圆点减小了脚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地面对脚的压强,增大了脚底的感觉。故选:B
2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壁虎的脚掌上有“吸盘”,是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深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解答】解:A、“吸盘”能使壁虎“吸”在墙上,是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此项正确。B、啄木鸟能凿开树干,是因为它的嘴很尖,受力面积很小,根据可知能产生很大的压强。故此项正确。C、骆驼能在沙漠自如行走,是因为它的脚掌面积很大,根据可知这样能减小骆驼对地面的压强,从而不会陷入沙漠中。故此项错误。D、根据P=ρgh深海处的海水压强很大,深海鱼长期生活在深海处已经适应了这个压强,故把它打捞到岸上时压强远小于深海处的压强,所以会死掉。此项正确。故选:C 
22、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至少要用0.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手指只需0.5N的力,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
D.手指只需500N的力,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
【解答】解:A、B、∵p=,∴图钉尖能进入松木的最小压力:F=ps=5×106Pa×10﹣7m2=0.5N.选项A正确、B错误;C、D、在受力面积一定(图钉尖的面积)时,压强越大,说明压力越大,施加0.5N的压力,可以将图钉尖按入松木,但要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需要的压力大于0.5N,具体大小无法确定。选项C、D错误。故选:A
23、初三学生小明在水平路面骑行共享单车,经测量,每只车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50cm2,该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5kg,试估测小明骑行时对地面压强(  )
A.6.5×104Pa
B.1.3×105Pa
C.3×103Pa
D.0.3Pa
【解答】解:初三学生小明的质量大约为50kg;骑行时的总重力:G总=m总g=(50kg+15kg)×10N/kg=650N,
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力:F=G总=650N,车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S=50cm2×2=100cm2=1×10﹣2m2,
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p===6.5×104Pa;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 
24、如图所示,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A、B边长之比为1:2,若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则A、B的密度之比为(  )
A.3:8
B.3:4
C.8:3
D.4:3
【解答】解:因为A、B边长之比为:=,所以A、B面积之比为:===,
则体积之比为:===。由题知,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A=pB,根据p=可得,=,则A对B的压力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所以A对B的压力为,此时压力等于其本身重力,所以==,即=,
所以=。故选:C 
25、将小木桌按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放置在厚海绵上,小桌上分别放置一个相等质量的铁块。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
B.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
C.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D.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解答】解:AB、甲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都等于小桌和铁块的重力之和,故AB错误;
CD、用两种方式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是甲,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26、有一个塑料瓶,在侧壁上用锥子戳了三个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如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越靠下部的小孔处水的深度越大,水产生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的也越远,由图可知
选项A、B、D不正确。故选:C 
27、如图所示,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后变大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一直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后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一直变小
【解答】解:气泡在上升时,所处深度h变小,∵p=ρgh,∴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选:D
28、如图在一盛水的柱状容器中,浸没着一块用细绳拴住的实心冰块,细绳固定在烧杯底部。下列能正确表示冰块逐渐熔化时(不考虑水蒸发和温度影响,ρ冰=0.9×103千克/米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冰熔化体积变化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解答】解:冰化为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由ρ=可知冰熔化为水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所以冰化为水后水面下降,由p=ρgh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减小;故CD错误;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设冰熔化的质量为m,则冰化成水后减小的体积为:
△V=V冰﹣V冰化水=﹣=m(﹣);
水面下降的高度为:△h==(﹣);
则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为:
△p=ρ水g△h=ρ水g(﹣)=g(﹣1)=g(﹣1)=g(ρ水﹣ρ冰),
由于水的密度、冰的密度、容器底面积和g值都是定值,所以减小的压强与冰熔化的体积成正比,即水的压强是均匀减小的,图象为一条斜向下的直线,故A正确,B错误。故选:A
2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可能等于p乙
【解答】解:方法一:
设甲的边长为a,乙的边长为b,甲切去的长为m,乙切去长度的为n,
把甲、乙均分为两部分,甲最初对地面的压强p甲1=﹣﹣﹣①
乙最初对地面的压强p乙1=﹣﹣﹣②
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则此时甲的整体产生的压强p甲==+=p甲1+﹣﹣﹣③
此时乙的整体产生的压强p乙==+=p乙1+﹣﹣﹣④
由图知a<b,m>n,所以a﹣m<b﹣n,所以>,
因为切去的体积相同,即b2n=a2m,ab=ab,所以:>;
所以>,由于它们均为实心正方体,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得ρ甲ga=ρ乙gb,
所以>,所以>﹣﹣⑤,由①②③④⑤得p甲>p乙,故A正确;
方法二:竖直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的压强不变,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变化的压强为:△p甲=,△p乙=,
===,由上图知,a2m=b2n,ρ甲a=ρ乙b,b﹣n>a﹣m;所以>1,因为开始时的压强相等,所以p甲>p乙,故A正确;故选:A
 
30、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最大,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B.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最大,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C.A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一定相等,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D.A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可能相等,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
【解答】解: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即hA=hC,ρ酒精<ρ水,故根据p=ρgh可知,pC<pA,A、B两容器盛的都是水,则密度相同,A容器中水的深度小于B容器中水的深度,故根据p=ρgh可知,pA<pB,所以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关系为:pC<pA<pB。由题图可知,三容器的底面积关系为:SB=SC<SA。根据p=可得F=pS,所以,A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可能相等,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