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12 08: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2课。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一课起,学生将要开始探究光与影。本课将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制作简易日晷”来激发学生探索光影的兴趣。学生需要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光,观察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测量并在观察记录纸上画下小短杆的影子变化情况。日晷制作完毕后,学生还要分析影子变化和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本课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从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制作日晷、研讨分享等过程,充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但影子变化的具体规律,即当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就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些规律。本课借助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直观的感受影子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同时利用课后、周末时间,用自己做的简易日晷来观察一天中的影子变化特点。
二、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制定简单的观察记录计划。
3.结合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大自然的规律,设计计量时间的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
2.关注自然规律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难点:进行长时间规范地观察记录,研讨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及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小组: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块垫板、一根3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直尺、小组讨论记录单、手电筒。
四、教学准备
一、图片导入,聚焦主题
同学们,早上好!我是来自龙港市江南实验学校的一名科学老师—钱老师
今天来到龙港四小,是想请3.2班的同学帮老师一个忙,老师参加了学校的摄影比赛,就在我上交照片的时候,学校让我告知摄影的大概时间,这把我给难倒了,这招照片可是我2011年的时候拍的,
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请3.2的同学帮忙,帮老师看看,照片的大概是什么时间段拍摄的?上午?中午?还是下午?并说说你的理由。
同时,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小贴纸,上课表现最佳,举手发言最积极,回答问题最响亮,也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同学,以小贴纸最多者优先参与评选可以获得老师准备的答谢礼。
【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生(预设):树木,建筑物,雪地,树的影子
【问题】:你想借助这张照片中的什么物体帮助老师获取时间信息
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预设):上午或者下午拍摄的,影子较长。
【问题】:那如果老师再给你一个信息,这次你能准确的回答拍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吗?
生(预设):下午,因为太阳在西边,影子落在了东边。
揭晓时间
【问题】:如果老师在不同时间段拍摄,影子也是一样的吗?
师:太阳为我们送来了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二、探索
我们可以模仿古人,
制作一个简易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介绍日晷
制作简易日晷
制作同心圆观察纸
准确定位纸板放置方向(太阳定位,指南针定位)
竖立小木棒,观察并记录。
模拟实验-用手电筒模拟光源,观察并记录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汇报交流,将5个时间点磁贴,贴于黑板柱形图图上
预设结论:(1)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上午-中午-下午:长-短-长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三、研讨
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借助手电筒的位置变化与影子长短的关系,得出结论
太阳位置:低-高-低
影子长短:长-短-长
四、拓展
用自制的一个日晷,观察物体在阳光下,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
板书设计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太阳的方向:东-南-西
影子的方向:西-北-东
太阳的位置:低-高-低
影子的长短:长-短-长
教学反思
(1)课前充分了解前概念
1.课前调查不足,孩子对影子的了解及变化比我们预设的要更丰富,对影子的产生孩子也是知道的更多。应该提前做好调查,让孩子自己画一画一天中影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了解孩子对产生影子的原因,及形成影子变化的了解。
改进教具,降低操作灵活度
在日晷使用过程中,由于垫板的硬度不够,影响观察体验,使孩子双手操作受限,后期应使用A4大小,更厚的硬纸板。同时,更换直尺与手电筒固定材料,用弹性更好的橡皮筋固定,减少因皮筋断裂而增加操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