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卷(四)
高一历史
(范围:岳麓版版必修II全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1、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墨子·非乐上》记载:“农夫早出暮入,
(?http:?/??/?www.21cnjy.com?)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出现这一现象根源于www.21-cn-jy.com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民众税负的沉重
C.社会秩序的动荡
D.土地私有制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
(?http:?/??/?www.21cnjy.com?)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可知,体现了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小农经济的确立,因此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源是生产工具的改进,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小农经济,它的出现与民众税负的沉重无关,B项错误;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秩序的动荡不是古代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源,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确立根源是生产工具的改进,而不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项错误。
2.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
(?http:?/??/?www.21cnjy.com?)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C.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故田
(?http:?/??/?www.21cnjy.com?)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等信息,说明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故答案为B项。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收其租”现象,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
(?http:?/??/?www.21cnjy.com?)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21
cnjy
com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经济重心的转移的相关内容可
(?http:?/??/?www.21cnjy.com?)知,此时经济重心还未转移到南方。材料“南北朝时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表明北方的风俗影响到了经济实力稍弱的南方。C正确;语言统一的说法错误,A排除;消弭文化差异说法过于绝对,B排除;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经济实力对风俗的影响,与南北方的包容性无关,D排除。故选C。
4.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
(?http:?/??/?www.21cnjy.com?)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
(?http:?/??/?www.21cnjy.com?)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
5.明政府制订了一些特殊政策,为特
(?http:?/??/?www.21cnjy.com?)定商人子弟保留了应试特权,使他们可以在本籍之外的经商地区参加科举考试。据记载,明代两淮地区共取举人286名,内中徽、晋陕籍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表明了
A.士商阶层渗透融合
B.商人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C.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D.商帮左右国家政策制定
【答案】A
【解析】明代晋商和徽商兴起,同时期政府制
(?http:?/??/?www.21cnjy.com?)定了关于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特殊政策,晋商和徽商子弟中举数量较多,说明当时士商阶层渗透融合,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政府允许商人子弟应试,说明抑商政策松动,C排除;D过分扩大了商帮的作用,排除。
6.明朝法律规定,“长工立
(?http:?/??/?www.21cnjy.com?)有文券,议有年限者,以雇工人论”,与雇主之间有一定的主仆名分,雇主殴打长工不问罪,打死后只“徒三年”。而短工、忙工则与之不同,“只是短雇(日、月),受值不多者,以凡人论”,即与民户地位相同。这说明明朝
A.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
B.政府实行保护劳工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明朝法律规定雇主与其雇
(?http:?/??/?www.21cnjy.com?)佣的长工和短工、忙工的关系不同。这说明明朝雇佣关系比较普遍,即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的人身依附关系,故A错误;材料无法得出明朝政府保护劳工,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故D错误。
7.《马可·波罗行纪》描
(?http:?/??/?www.21cnjy.com?)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A.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
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
D.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B
【解析】地球仪、航海图、罗盘针和与远航有关的
(?http:?/??/?www.21cnjy.com?)图书等出现,反映当时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技术条件的进步。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西欧对东方黄金、香料等贵重商品的追求。该说法正确但符合题意,故选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引发了商业危机。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经济根源,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21·cn·jy·com
8.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
(?http:?/??/?www.21cnjy.com?)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21
cnjy
com
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欧洲人拿印度织布
(?http:?/??/?www.21cnjy.com?)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体现了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推动下逐步形成,选项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欧洲棉纺贸易推动了整个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类似于连锁反应,其落脚地也侧重欧洲消费,而非资本原始积累,选项A排除;选项B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了欧洲人通过棉编织品贸易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但没有强调此商业网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排除C项。
9.18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倡导
(?http:?/??/?www.21cnjy.com?)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如彭斯的《杜河两岸》、布罗姆菲尔德的《农夫之子》均描绘了少年时代乡村自然的美丽景色,克莱尔在《致倒下的榆树》中则深情地把童年屋后的榆树作为朋友来看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
B.农民向往理想的田园生活
C.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
D.诗歌主题以乡村生活为主
【答案】A
【解析】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
(?http:?/??/?www.21cnjy.com?)革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此时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说明此时的文学创作关注社会问题,表明当时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诗歌创作,不是农民的理想,排除B项;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排除C项;诗歌主题是以爱护自然为主题,而不是以乡村生活为主,排除D项。故选A。
1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58—1911年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统计表(资本数单位:万元)
1858—1894年
1895—1911年
总数
年均
总数
年均
家数
153
4.14
800
47.06
资本数
3803
102.78
16578
975.18
每家资本
24.86
20.72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1858—1911年”正
(?http:?/??/?www.21cnjy.com?)是我国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时期,故①符合题意;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城市手工业的信息,故③不符合题意;从表格的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来看,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故符合题意。故选①④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华强火柴
(?http:?/??/?www.21cnjy.com?)厂出品的“7·7”火花(火柴盒贴画)。其主图为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各省行政区域,数字“7·7”被醒目地设计在地图中心。据此可知,当时
(?http:?/??/?www.21cnjy.com?/??)
A.新的营销方式开始得到普遍采用
B.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兴起
C.全民族抗战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
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已消除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77”指的是
(?http:?/??/?www.21cnjy.com?)七七事变,可以看出企业借全民族抗战来做商品的宣传,反映出全民族抗战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故C项正确;普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甲午战后,排除B项;抗战时期,国共仍然有矛盾,排除D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
《清稗类钞·婚姻类》
(?http:?/??/?www.21cnjy.com?)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
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新风尚”体现在【出处:21教育名师】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http:?/??/?www.21cnjy.com?)能力,材料注重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得知材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所以选D。
13.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电汽车相继传
(?http:?/??/?www.21cnjy.com?)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男女混杂”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B.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
C.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
D.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近代中国一度“存在着巨大
(?http:?/??/?www.21cnjy.com?)的心理障碍”和担忧“男女混杂”而“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可见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是为列强侵略扩张服务的,体现不出殖民色彩,故A不符合题意;实际上,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不断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近代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心理抵触而非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故D不符合题意。
14.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
A.利用市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B.建立稳固的工农政策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答案】A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
(?http:?/??/?www.21cnjy.com?)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所以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利用市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而
建立稳固的工农政策、
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等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5.以“狮子”和“狐狸
(?http:?/??/?www.21cnjy.com?)”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给遵守全
(?http:?/??/?www.21cnjy.com?)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被称作蓝鹰运动,故执行机构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署,故选B;联邦银行是与金融相关的机构,农业调整署负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紧急救济署负责安排救济工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16.1936年,法国通过关于带薪休假的法案,规定工人或雇员在企业中连续任职一年后每年有权享受15天带薪休假。这表明当时法国
A.摆脱了经济发展困境
B.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提高了工人政治地位
D.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答案】D
【解析】政府通过法案强制规定“工人或雇员在
(?http:?/??/?www.21cnjy.com?)企业中连续任职一年后每年有权享受15天带薪休假”,这样做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D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法国是否摆脱了经济发展困境,排除A;政府立法要求实行带薪休假不是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排除B;带薪休假和工人的政治地位是否提高无关,排除C。
17.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
(?http:?/??/?www.21cnjy.com?)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答案】B
【解析】材料“1953年,苏联农
(?http:?/??/?www.21cnjy.com?)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反映了当时苏联农业水平较低,这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造成的,故B正确;自然灾害的影响,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当时没有长期战争,故C错误;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也不属于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
(?http:?/??/?www.21cnjy.com?)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导致农业水平较低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8.据统计,1960年黑龙江省基本建设
(?http:?/??/?www.21cnjy.com?)投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仅投资7.32亿元。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这种变化
A.有利于经济结构合理化
B.反映了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
C.导致经济建设困难重重
D.体现冷战格局下的国防建设
【答案】A
【解析】根据“1961年基本建设仅投资
(?http:?/??/?www.21cnjy.com?)7.32亿元。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可得知,这是60年代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形势恶化后的调整,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导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冷战的形势没有关系,排除D项。【版权所有:21教育】
19.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http:?/??/?www.21cnjy.com?)当时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http:?/??/?www.21cnjy.com?)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故AC项错误。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形成于21世纪初,故D项错误。
20.1979年,改革开放的前线指挥官谷牧副总理带领工作组前往粤、闽两省进行考察;行前,邓小平叮嘱谷牧: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这一指示【来源:21cnj
y.co
m】
A.推动家庭承包责任制全国推广
B.掀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促使我国创建第一批经济特区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答案】C
【解析】由材料“1979年”、“
(?http:?/??/?www.21cnjy.com?)谷牧副总理带领工作组前往粤、闽两省进行考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深圳、珠海等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具体产物,所以C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是在80年代,故排除A;掀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故排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排除D。故选C。
21.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
(?http:?/??/?www.21cnjy.com?)6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26位;1997年,中国货物进出品总额突破了3000亿美元;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这反映了中国
A.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B.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C.已发展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要力量
D.引进外贸与对外投资活动的频繁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在1978年后
(?http:?/??/?www.21cnjy.com?)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这说明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选A。
22.二战后,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必须由国际经济组织解决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该组织是
A.
(?http:?/??/?www.21cnjy.com?/??)B.
(?http:?/??/?www.21cnjy.com?/??)C.
(?http:?/??/?www.21cnjy.com?/??)D.
(?http:?/??/?www.21cnjy.com?/??)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http:?/??/?www.21cnjy.com?)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解决贸易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故答案为A项。BCD项,世界银行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为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加强国际合作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23.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部曲”的表格,表格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时间
标志
意义
20世纪50年代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开启联合之门
20世纪60年代
加强经济合作
20世纪70年代
“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强政治联合
A.成立欧洲共同体
B.成立欧洲联盟
C.建立统一大市场
D.发行统一货币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欧
(?http:?/??/?www.21cnjy.com?)洲共同体成立,加强欧洲的经济合作,故选A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统一大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作,欧洲的统一货币——欧元发行于2002年,时间均与材料不符,故BCD三项均排除。www-2-1-cnjy-com
24.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9
(?http:?/??/?www.21cnjy.com?)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并执行了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从1992年的43.2%降至2002年的12%。以下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
B.世贸组织对贸易小国利益足够重视
C.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中国企业有技术、市场等绝对优势
【答案】C
【解析】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是为了推动
(?http:?/??/?www.21cnjy.com?)自由贸易,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故答案为C项。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D项中的“绝对优势”说法错误,排除。
25.某国际组织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
(?http:?/??/?www.21cnjy.com?)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大洲建立自由贸易区。该国际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南北双方为
(?http:?/??/?www.21cnjy.com?)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大洲建立自由贸易区”可知,该组织为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故选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不包含美国,排除A;世贸组织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排除B;亚太经合组织中美国并不占主导地位,不是美国战略构想的结果,排除C。21cnjy.com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大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http:?/??/?www.21cnjy.com?/??)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6分)21教育网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二十世纪初对我国的新旧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6分)2·1·c·n·j·y
【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21·世纪
教育网
(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解析】(1)依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可知
(?http:?/??/?www.21cnjy.com?),十九世纪末期,政治上:清政府为了增加税收,缓解财政危机,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上: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一步冲击了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强,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2)图片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民族资本企
(?http:?/??/?www.21cnjy.com?)业在面粉业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越了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在政治上:有助于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在思想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70年代,英国处于大萧条以来
(?http:?/??/?www.21cnjy.com?)最糟糕的状态——英镑贬值、通胀加大、失业猛增。1975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她同意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批判,果断采用货币主义理论开始了福利国家改革。改革主要以1985年福勒向政府提交的《福利改革——变革的计划》绿皮书为目标,涵盖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救济津贴、住房等领域。虽备受指责,撒切尔仍勇敢大胆地开始了保守党对福利国家的重构,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年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有所增长,她也借此实现了三连任。1980年后英国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基础设施领域等公共投资不足也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随后工党政府继续推进了英国的福利国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据徐晓芹、张世昌《撒切尔夫人与英国福利国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得以推进福利国家改革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撒切尔福利国家改革的作用。(9分)
【答案】(1)经济危机的压力;货币主义等理论的影响;借鉴福利改革的历史经验;三连任保证了施政的连续性;撒切尔夫人的个人品质;民众的支持。
(2)提高民众的生产积极性;缓解了英国的经济
(?http:?/??/?www.21cnjy.com?)危机(提升了英国经济活力);改善下层民众的生活,缓和英国社会矛盾;在多个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为工党政府继续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加大了贫富差距,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解析】(1)原因:由材料“20世纪70年
(?http:?/??/?www.21cnjy.com?)代,英国处于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状态”可知,经济危机的压力迫使撒切尔不得不推进福利国家改革;由材料“果断采用货币主义理论开始了福利国家改革”可知,撒切尔推进福利改革的思想基础是货币主义等理论;由材料“改革主要以1985年福勒向政府提交的《福利改革——变革的计划》绿皮书为目标”可知,撒切尔能推进福利国家改革,是因为充分借鉴了以往福利改革的历史经验;由材料“撒切尔仍勇敢大胆地开始了保守党对福利国家的重构……她也借此实现了三连任”可知,撒切尔夫人勇敢大胆的个人品质和民众的支持是福利改革得以推进的重要原因,同时,三连任还保证了施政的连续性。
(2)作用:由材料“英国的劳动生
(?http:?/??/?www.21cnjy.com?)产率、人均年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有所增长”可知,改革提高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下层民众的生活,提升了英国经济活力;由材料“涵盖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救济津贴、住房等领域”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缓和了英国社会矛盾,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由材料“英国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基础设施领域等公共投资不足也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可知,改革加大了贫富差距,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由材料“随后工党政府继续推进了英国的福利国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可知,这次福利改革为工党政府继续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28.(20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
(?http:?/??/?www.21cnjy.com?)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
(?http:?/??/?www.21cnjy.com?)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6分)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8分)
【答案】(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举措:建立经济特区。
(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http:?/??/?www.21cnjy.com?)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标志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c-n-j-y
(3)主要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解析】(1)影响:根据“山
(?http:?/??/?www.21cnjy.com?)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结合所学得出,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举措:根据“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得出建立经济特区。
(2)主要内容:根据“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
(?http:?/??/?www.21cnjy.com?)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结合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分析解答。
标志事件:根据“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主要成就: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数据得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启示:综合材料,分别从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角度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卷(四)
高一历史
(范围:岳麓版版必修II全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1、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墨子·非乐上》记载:“农夫早出暮入,
(?http:?/??/?www.21cnjy.com?)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出现这一现象根源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民众税负的沉重
C.社会秩序的动荡
D.土地私有制确立
2.张履祥在《补农书·总
(?http:?/??/?www.21cnjy.com?)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C.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3.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
(?http:?/??/?www.21cnjy.com?)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21
cnjy
com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4.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
(?http:?/??/?www.21cnjy.com?)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出处:21教育名师】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5.明政府制订了一些特殊政策,为特定商人
(?http:?/??/?www.21cnjy.com?)子弟保留了应试特权,使他们可以在本籍之外的经商地区参加科举考试。据记载,明代两淮地区共取举人286名,内中徽、晋陕籍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表明了
A.士商阶层渗透融合
B.商人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C.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D.商帮左右国家政策制定
6.明朝法律规定,“长工立有文券
(?http:?/??/?www.21cnjy.com?),议有年限者,以雇工人论”,与雇主之间有一定的主仆名分,雇主殴打长工不问罪,打死后只“徒三年”。而短工、忙工则与之不同,“只是短雇(日、月),受值不多者,以凡人论”,即与民户地位相同。这说明明朝
A.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
B.政府实行保护劳工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7.《马可·波罗行纪》描述
(?http:?/??/?www.21cnjy.com?):“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A.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
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
D.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8.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
(?http:?/??/?www.21cnjy.com?),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2·1·c·n·j·y
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9.18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
(?http:?/??/?www.21cnjy.com?)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如彭斯的《杜河两岸》、布罗姆菲尔德的《农夫之子》均描绘了少年时代乡村自然的美丽景色,克莱尔在《致倒下的榆树》中则深情地把童年屋后的榆树作为朋友来看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www-2-1-cnjy-com
A.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
B.农民向往理想的田园生活
C.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
D.诗歌主题以乡村生活为主
1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58—1911年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统计表(资本数单位:万元)
1858—1894年
1895—1911年
总数
年均
总数
年均
家数
153
4.14
800
47.06
资本数
3803
102.78
16578
975.18
每家资本
24.86
20.72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
(?http:?/??/?www.21cnjy.com?)的“7·7”火花(火柴盒贴画)。其主图为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各省行政区域,数字“7·7”被醒目地设计在地图中心。据此可知,当时
(?http:?/??/?www.21cnjy.com?/??)
A.新的营销方式开始得到普遍采用
B.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兴起
C.全民族抗战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
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已消除
12.
《清稗类钞·婚姻类》
(?http:?/??/?www.21cnjy.com?)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
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新风尚”体现在21教育网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13.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
(?http:?/??/?www.21cnjy.com?)电汽车相继传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男女混杂”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版权所有:21教育】
A.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B.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
C.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
D.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
14.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
A.利用市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B.建立稳固的工农政策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15.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
(?http:?/??/?www.21cnjy.com?)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16.1936年,法国通过关于带薪休假的法案,规定工人或雇员在企业中连续任职一年后每年有权享受15天带薪休假。这表明当时法国
A.摆脱了经济发展困境
B.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提高了工人政治地位
D.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17.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
(?http:?/??/?www.21cnjy.com?)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18.据统计,1960年黑龙江省基本建设投
(?http:?/??/?www.21cnjy.com?)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仅投资7.32亿元。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这种变化
A.有利于经济结构合理化
B.反映了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
C.导致经济建设困难重重
D.体现冷战格局下的国防建设
19.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
(?http:?/??/?www.21cnjy.com?)分水岭。当时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20.1979年,改革开放的前线指挥官谷牧副总理带领工作组前往粤、闽两省进行考察;行前,邓小平叮嘱谷牧: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这一指示
A.推动家庭承包责任制全国推广
B.掀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促使我国创建第一批经济特区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21.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
(?http:?/??/?www.21cnjy.com?)有206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26位;1997年,中国货物进出品总额突破了3000亿美元;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这反映了中国
A.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B.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C.已发展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要力量
D.引进外贸与对外投资活动的频繁
22.二战后,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必须由国际经济组织解决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该组织是
A.
(?http:?/??/?www.21cnjy.com?/??)B.
(?http:?/??/?www.21cnjy.com?/??)C.
(?http:?/??/?www.21cnjy.com?/??)D.
(?http:?/??/?www.21cnjy.com?/??)
23.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部曲”的表格,表格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时间
标志
意义
20世纪50年代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开启联合之门
20世纪60年代
加强经济合作
20世纪70年代
“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强政治联合
A.成立欧洲共同体
B.成立欧洲联盟
C.建立统一大市场
D.发行统一货币
24.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http:?/??/?www.21cnjy.com?):199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并执行了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从1992年的43.2%降至2002年的12%。以下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
B.世贸组织对贸易小国利益足够重视
C.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中国企业有技术、市场等绝对优势
25.某国际组织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
(?http:?/??/?www.21cnjy.com?)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大洲建立自由贸易区。该国际组织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大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http:?/??/?www.21cnjy.com?/??)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6分)21cnjy.com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二十世纪初对我国的新旧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6分)21·cn·jy·com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70年代,
(?http:?/??/?www.21cnjy.com?)英国处于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状态——英镑贬值、通胀加大、失业猛增。1975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她同意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批判,果断采用货币主义理论开始了福利国家改革。改革主要以1985年福勒向政府提交的《福利改革——变革的计划》绿皮书为目标,涵盖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救济津贴、住房等领域。虽备受指责,撒切尔仍勇敢大胆地开始了保守党对福利国家的重构,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年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有所增长,她也借此实现了三连任。1980年后英国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基础设施领域等公共投资不足也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随后工党政府继续推进了英国的福利国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21·世纪
教育网
——据徐晓芹、张世昌《撒切尔夫人与英国福利国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得以推进福利国家改革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撒切尔福利国家改革的作用。(9分)
28.(20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2-1-c-n-j-y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
(?http:?/??/?www.21cnjy.com?)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来源:21cnj
y.co
m】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
(?http:?/??/?www.21cnjy.com?)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21
cnjy
com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6分)www.21-cn-jy.com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6分)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