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卷(一)
高一历史
(范围:岳麓版版必修II第一单元第1-6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1、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
(?http:?/??/?www.21cnjy.com?)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21教育网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C.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D.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
(?http:?/??/?www.21cnjy.com?)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征。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体现的某一个方面的表述,表述不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
(?http:?/??/?www.21cnjy.com?)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根据“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要
(?http:?/??/?www.21cnjy.com?)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可知反映了当时官方对农业经济的重视,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方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不是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故排除A项;争霸战争对农业的推动和耕作技术的突破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故排除C、D项。21cnjy.com
3.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倚床看妇织,登垅课
(?http:?/??/?www.21cnjy.com?)儿锄。”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出家庭手工业的状况,但没有反映出规模的扩大,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政策,故D项排除。2·1·c·n·j·y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尺度。下列古代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http:?/??/?www.21cnjy.com?/??)
A.说明古代农业的重大发展
B.反映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体现了汉代先进的生产技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要生产工具
(?http:?/??/?www.21cnjy.com?)。图左为播种工具耧车,中图为利用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图右是耕作工具曲辕犁。中图是利用水利鼓风冶铁工具,说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大发展,排除A;仅中图能体现人们利用自然力,排除B;这三个工具都能减轻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故选C。曲辕犁属于唐代耕作工具,D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www-2-1-cnjy-com
A.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C.开始出现私有土地
D.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对
(?http:?/??/?www.21cnjy.com?)土地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有效利用土地不是主要影响,故A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此时已经大量出现私有土地,故C项错误。
6.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
(?http:?/??/?www.21cnjy.com?)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佃制
(?http:?/??/?www.21cnjy.com?)下,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即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因为他们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促进土地兼并严重,土地买卖加剧,不利于自耕农的发展,故A选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租佃制,与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与否无关,故B选项错误;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但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故无法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故C选项错误。21
cnjy
com
7.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
(?http:?/??/?www.21cnjy.com?)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答案】A
【解析】商鞅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
(?http:?/??/?www.21cnjy.com?)卖,这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力,故B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故D错误。
8.清乾隆时期,广东、湖南、
(?http:?/??/?www.21cnjy.com?)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租田者不输租”的现象,为此地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这反映了
A.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B.佃农身份地位提高
C.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D.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答案】B
【解析】材料
“纷纷出现”“租田
(?http:?/??/?www.21cnjy.com?)者不输租”可知当时佃户不交租的现象很普遍,“地租抵押金”体现了一定的契约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商品经济繁荣,佃农获得生存的手段增多,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兼并、佃农风险意识和小农经济衰退的衰退,故ACD排除。
9.宋代圩田开辟十分突出,例如江南鉴湖分隶
(?http:?/??/?www.21cnjy.com?)会稽、山阴两县,北宋初年有27户农家盗湖为田,到英宗时,达80余户,围湖达700余顷,到南宋时鉴湖湖田达2300余顷。这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自耕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圩
(?http:?/??/?www.21cnjy.com?)田是中国古代农民发明的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宋代南方圩田开辟不断在增多,土地得到利用,这说明南方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南方圩田开辟不断在更多,生产力水平提高,并非重在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选项错误,圩田开辟与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之间没有必然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
(?http:?/??/?www.21cnjy.com?)、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
(?http:?/??/?www.21cnjy.com?)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11.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及唐
(?http:?/??/?www.21cnjy.com?)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皖江地区唐后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先进生产力的传入
B.皖江地区社会环境稳定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
(?http:?/??/?www.21cnjy.com?)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从而促进了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皖江地区的社会稳定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但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有,故B项排除;土地兼并缓解与皖江地区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故D项排除。21·世纪
教育网
12.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靡
(?http:?/??/?www.21cnjy.com?)全国,许多著名的茶园占田大,产量多,唐中期的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这说明
A.饮茶之风带动了农民增收
B.农业规模经营加速商业化
C.交子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
D.海外贸易与交流逐渐加强
【答案】B
【解析】唐代“著名的茶园规模大
(?http:?/??/?www.21cnjy.com?),产量多”、“政府征收茶税”到宋代茶园交易与交子运用,说明唐宋两代茶田规模扩大,带来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饮茶之风带动了农民增收,故A错误;唐代没有交子,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海外贸易与交流逐渐加强,故D错误。故选B。
13.明代中叶江南士大夫家族“多以纺绩求利,
(?http:?/??/?www.21cnjy.com?)其俗勤薔好殖,已故富庶”,贵为内阁首辅的徐阶亦“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贸”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D.庄园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代中叶,士大夫家族
(?http:?/??/?www.21cnjy.com?)、内阁首辅徐阶皆从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工商业,这与传统的士农工商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此时期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弛;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代中叶士大夫从事工商业活动,无法得出这些工商业活动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代中叶士大夫从事工商业活动,并未涉及庄园经济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我国某一时期的活塞式鼓风技术,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连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该技术有助于
A.打破西方科技垄断
B.大大提高冶金业的规模
C.中国农业技术革命
D.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所叙述的是
(?http:?/??/?www.21cnjy.com?)中国在冶铁技术上的提高,没有对西方科技进行阐释,更得不出来打破西方科技垄断,故A项排除;依据“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可得出会提高冶炼的质量,与规模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冶炼技术,无法看出农业技术革命,故C项排除;“活塞式鼓风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金属的质量,似的金属工具进一步得到推广,故D项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1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D.冶金技术的进步
【答案】D
【解析】锯子、刨子、钻子等都是含铁的工具
(?http:?/??/?www.21cnjy.com?),得益于铁的产量的提升,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是农业发展的体现和特点,故AC项错误。井田制的瓦解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故B项错误。
16.《太平御览》载:杨(贵)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杨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于庭,光夺人目。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宫中刺绣属于官营手工业
②扬州和益州丝织业发达
③唐代的丝织业代表古代最高水平
④唐代贵族生活攀比之风盛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宫中……刺绣
(?http:?/??/?www.21cnjy.com?)者”可知这属于官营手工业,①正确;由材料“扬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可见扬州和益州的丝织业发达,②正确;材料虽然是以唐朝为例,但不能体现唐代的丝织业水平最高,③的表述以偏盖全,错误有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有误。综合以上分析,A项正确。
17.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
(?http:?/??/?www.21cnjy.com?)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皇室官
(?http:?/??/?www.21cnjy.com?)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B项正确。私营手工业的产品用于出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是自给自足,田庄手工业豪强地主所拥有的,故ACD项排除。
18.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
(?http:?/??/?www.21cnjy.com?)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答案】D
【解析】“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说
(?http:?/??/?www.21cnjy.com?)明从事商业经营人增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较快,D正确;商帮材料没有体现,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B和C项错误。
19.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
(?http:?/??/?www.21cnjy.com?)产的区别,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C.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D.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
(?http:?/??/?www.21cnjy.com?),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民事经济活动较前代活跃,民事侵权纠纷相对较多,相应的法律也较为丰富,这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社会主流观念改变,排除B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20.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
(?http:?/??/?www.21cnjy.com?)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区域市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
(?http:?/??/?www.21cnjy.com?)的商业。根据材料“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等信息可知,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商品交换突破了区域之间狭隘的地方市场,而不是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镇两地的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商品交换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说明区域之间市场需求的差别问题,故C项错误。
21.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21·cn·jy·com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
(?http:?/??/?www.21cnjy.com?)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
22.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
(?http:?/??/?www.21cnjy.com?)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加工,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学界称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依据是
A.苏州、杭州、松江是纺织业发达地区
B.机户和暑袜店主进行的都是商品生产
C.机户和机工、暑袜店主与当地居民形成雇佣关系
D.丝织业和暑袜制造业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
(?http:?/??/?www.21cnjy.com?)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根据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辨析各选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的是一种雇佣关系,因此A
B
D三项不合题意或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
23.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
(?http:?/??/?www.21cnjy.com?))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
(?http:?/??/?www.21cnjy.com?)展。注意题中时间(明后期)百姓十分之六七不务农而经营手工业、商业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即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这也符合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上层建筑变化的原理。故选C项。A项中的农业的衰退和B项中的贫富分化的问题材料无法体现;故AB项错误。材料中的无业游民指的是从事工商业者,D项错误。
2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来源:21cnj
y.co
m】
【答案】D
【解析】“近代的前夜”中的
(?http:?/??/?www.21cnjy.com?)近代指的是中国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趋势。资本主义萌芽即是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标志。其实质是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计日受值”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故D项正确。租佃制属于封建生产关系,故A项错误。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仍属于传统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C项体现不出社会发展的近代化趋势。
2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
(?http:?/??/?www.21cnjy.com?)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阻挠,故B项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只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形式,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是外部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大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领土制的周代,官营
(?http:?/??/?www.21cnjy.com?)手工业就已存在。其时,主要生产封建贵族奢侈品和军用品。而到了西汉,官营手工业出现了重要变化,生产活动不再限于非营利性的自用品及军需品,逐渐扩展到了营利性的重要产品,如制盐、冶铁等。……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以期获得稳定财政收入。
——刘康《西汉“重农抑商”政策:受田制和官营手工业》
材料二
在唐朝……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
(?http:?/??/?www.21cnjy.com?)室朝廷使用……凡属皇室宫廷所需要的手工业产品及其生产、经营,都有专门的官吏掌管,“少府监”和“将作监”是管理各工官的长官。……唐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人都必须是具有匠籍的番匠。……皇帝和大贵族需要的工艺品和为满足海外出口贸易需要的产品,都由两监组织供给。两监是手工业的精华所在,足以代表当时手工业技巧的最高水平。
——《拜读〈神州代有名窑出各领风骚独自妍〉兼答罗平章先生》
材料三
私营手工业……大小不一,但
(?http:?/??/?www.21cnjy.com?)产品专门,产量较稳定,因原料供应和工艺的传授等关系,行业比较集中。……它们的产品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行销各地,有的几乎遍及全国,因此它们与商业有密切的关系。手工业的中心一般也是商业中心。……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占了流通货物的大部分,供求双方都不可或缺。在手工业发达以后更是如此。……生产这类商品的手工业越发达,社会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地区间的相互依赖越大。
——葛剑雄《天命与人事》
(1)根据材料一,西汉时期官营手工业与周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期官营手工业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私营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8分)
【答案】(1)由非营利性产品扩大到营利性产品;以法律保障对盐、铁等重要产品的专卖;由满足消费发展到扩大财政收入。
(2)产品主要供宫廷使用和对外贸易;设置专门机构、官员进行管理;实行匠籍制度;技术水平高超。
(3)特点:规模参差不齐,产
(?http:?/??/?www.21cnjy.com?)品产量相对稳定;行业相对比较集中;产品主要用于销售,与商业联系密切。影响: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密切了经济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解析】(1)变法:材料“生产活动
(?http:?/??/?www.21cnjy.com?)不再限于非营利性的自用品及军需品,逐渐扩展到了营利性的重要产品”体现了由非营利性产品到营利性产品;“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体现了法律保障盐铁专卖制度;“获得稳定财政收入”体现了由满足自用到稳定财政收入。
(2)特点:概括材料“产品供皇室朝
(?http:?/??/?www.21cnjy.com?)廷使用”“
满足海外出口贸易”可知产品主要供宫廷使用和对外贸易;“专门的官吏掌管”可知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官员;“工人都必须是具有匠籍的番匠”可知匠籍管理制度;“代表当时手工业技巧的最高水平”可知生产技术高。
(3)特点:概括材料“大小不一,但产品专
(?http:?/??/?www.21cnjy.com?)门,产量较稳定”可知规模参差不齐,产品单一,产量稳定;“行业比较集中”可知行业集中;“产品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行销各地,有的几乎遍及全国,因此它们与商业有密切的关系”可知产品以销售为主,与商业关系密切;影响:材料“手工业的中心一般也是商业中心”可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社会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地区间的相互依赖越大”可知密切经济部分之间联系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政府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
(?http:?/??/?www.21cnjy.com?)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对土地兼并基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政府放任自由的土地政策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促进了两宋时期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在租佃契约关系下,佃户尽管有沉重的地租负担,但基本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佃户人身自由有了基本保障,其身份地位大为提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主动性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但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大土地所有制逐渐扩大,自耕农、半自耕农的土地越来越少,激化了社会矛盾。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分析两宋时期租佃制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宋时期的租佃制度。(8分)
【答案】(1)原因:放任自由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阶层流动性大;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繁。
(2)进步性:使佃户获得更多权利;利于调动佃户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局限性:造成佃户地租负担沉重;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根据“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
(?http:?/??/?www.21cnjy.com?)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对土地兼并基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可得出两宋时期实行放任自由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根据“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可得出两宋时期社会阶层流动性大,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繁。
(2)根据“身份地位大为提高,有
(?http:?/??/?www.21cnjy.com?)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主动性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土地兼并日益剧烈”等内容可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评价两宋时期的租佃制度。21
cnjy
com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和国用关系较大
(?http:?/??/?www.21cnjy.com?)的,倒还要推海路的贸易。太祖开宝四年,于广州置市舶司,后来又于杭、明州置司。元祐时,又置于泉州和密州的板桥。其法:海船载货来的,先十税其一,而香药和宝货两种货物,则必领卖给官,由官再发卖,其出海的商人,则雍熙中曾诏旨两浙市舶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
材料二
对于海外的贸易,则
(?http:?/??/?www.21cnjy.com?)元朝较宋朝,更为注意。市舶司共有七所,世祖初定江南时,沿海地方,到外洋去贸易的,其货都十分取一,出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所到的地方所买得的货物,都要由市舶司查验。至元二十年,始定抽分之法……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之人待其三而禁止人民到外国去买卖。
材料三
清朝的开海禁,是在公元
(?http:?/??/?www.21cnjy.com?)1685年,于澳门、漳州,定海,云台山归处,都设立税关。公元1757年,只许在澳门—处……税则上、有名目的东西浮收的税要比正额加几倍,无名目的东西就更加横征暴敛没个遮拦,外国商人不准和人民以及普通商人直接买卖,一切货物都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卖给普通商人。1659年规定当时的外商,不做买卖不准到广东,做买卖的期限一年只有四十天,必须住在公行所代备的商馆里。要进禀帖,必须托公行代递,不得和官府直接。
——以上材料皆出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共同点。(6分)
(2)根据枒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禁政策的特点。如何评价清朝的海禁政策。(8分)
【答案】(1)共同点:海陆并举,以海路为主;
(?http:?/??/?www.21cnjy.com?)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加强管理;政府有成熟完善的税收管理程序;政府直接参与对外贸易的过程;关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www.21-cn-jy.com
(2)特点:外贸管理机构减少;政府完全垄断对外贸易;外贸政策过于严苛,弊端较多。
评价: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清朝海域
(?http:?/??/?www.21cnjy.com?)边境的安定;政府完全垄断海外贸易,过度与民争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构建中国近代贸易体系,拉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使清朝时期的中国日益封闭,加速封建制度的衰落。2-1-c-n-j-y
【解析】(1)根据“宋代
(?http:?/??/?www.21cnjy.com?)和国用关系较大的,倒还要推海路的贸易”“对于海外的贸易,则元朝较宋朝,更为注意”得出海陆并举,以海路为主;根据“于广州置市舶司”“市舶司共有七所”得出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加强管理;根据“海船载货来的,先十税其一”“到外洋去贸易的,其货都十分取一”等得出政府有成熟完善的税收管理程序;根据“其出海的商人,则雍熙中曾诏旨两浙市舶司,请给官券”“一切货物却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卖给普通商人”得出政府直接参与对外贸易的过程;根据所学,对外贸易的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特点:根据“只许在
(?http:?/??/?www.21cnjy.com?)澳门—处”得出外贸管理机构减少;根据“当外国商人不准和人民以及普通商人直接买卖,一切货物却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卖给普通商人”得出政府完全垄断对外贸易;根据“1659年规定当时的外商,不做买卖不准到广东,做买卖的期限一年只有四十天,必领住在公行所代备的商馆里。要进禀帖,必领托公行代递,不得和官府直接”得出外贸政策过于严苛,弊端较多。
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海禁政策的评价进行分析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卷(一)
高一历史
(范围:岳麓版版必修II第一单元第1-6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1、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
(?http:?/??/?www.21cnjy.com?)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21·世纪
教育网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C.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D.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2.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
(?http:?/??/?www.21cnjy.com?)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21
cnjy
com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尺度。下列古代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http:?/??/?www.21cnjy.com?/??)
A.说明古代农业的重大发展
B.反映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体现了汉代先进的生产技术
5.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2-1-c-n-j-y
A.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C.开始出现私有土地
D.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6.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
(?http:?/??/?www.21cnjy.com?)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出处:21教育名师】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7.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
(?http:?/??/?www.21cnjy.com?)”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8.清乾隆时期,广东、湖南、安徽等不少
(?http:?/??/?www.21cnjy.com?)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租田者不输租”的现象,为此地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这反映了www.21-cn-jy.com
A.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B.佃农身份地位提高
C.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D.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9.宋代圩田开辟十分突出,例如江南鉴湖分隶会
(?http:?/??/?www.21cnjy.com?)稽、山阴两县,北宋初年有27户农家盗湖为田,到英宗时,达80余户,围湖达700余顷,到南宋时鉴湖湖田达2300余顷。这说明当时【版权所有:21教育】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自耕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
10.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
(?http:?/??/?www.21cnjy.com?)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1.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
(?http:?/??/?www.21cnjy.com?)乱”及唐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皖江地区唐后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先进生产力的传入
B.皖江地区社会环境稳定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12.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
(?http:?/??/?www.21cnjy.com?)靡全国,许多著名的茶园占田大,产量多,唐中期的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这说明
A.饮茶之风带动了农民增收
B.农业规模经营加速商业化
C.交子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
D.海外贸易与交流逐渐加强
13.明代中叶江南士大夫家族“多以纺绩求利
(?http:?/??/?www.21cnjy.com?),其俗勤薔好殖,已故富庶”,贵为内阁首辅的徐阶亦“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贸”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D.庄园经济发展迅速
14.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我国某一时期的活塞式鼓风技术,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连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该技术有助于
A.打破西方科技垄断
B.大大提高冶金业的规模
C.中国农业技术革命
D.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1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D.冶金技术的进步
16.《太平御览》载:杨(贵)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杨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于庭,光夺人目。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宫中刺绣属于官营手工业
②扬州和益州丝织业发达
③唐代的丝织业代表古代最高水平
④唐代贵族生活攀比之风盛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
(?http:?/??/?www.21cnjy.com?)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18.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
(?http:?/??/?www.21cnjy.com?)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21
cnjy
com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19.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
(?http:?/??/?www.21cnjy.com?)别,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2·1·c·n·j·y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C.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D.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20.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
(?http:?/??/?www.21cnjy.com?)器“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区域市场
21.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2.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出现了
(?http:?/??/?www.21cnjy.com?)“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加工,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学界称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依据是
A.苏州、杭州、松江是纺织业发达地区
B.机户和暑袜店主进行的都是商品生产
C.机户和机工、暑袜店主与当地居民形成雇佣关系
D.丝织业和暑袜制造业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23.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http:?/??/?www.21cnjy.com?)“(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www-2-1-cnjy-com
2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大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领土制的周代,官营手
(?http:?/??/?www.21cnjy.com?)工业就已存在。其时,主要生产封建贵族奢侈品和军用品。而到了西汉,官营手工业出现了重要变化,生产活动不再限于非营利性的自用品及军需品,逐渐扩展到了营利性的重要产品,如制盐、冶铁等。……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以期获得稳定财政收入。21教育网
——刘康《西汉“重农抑商”政策:受田制和官营手工业》
材料二
在唐朝……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室朝
(?http:?/??/?www.21cnjy.com?)廷使用……凡属皇室宫廷所需要的手工业产品及其生产、经营,都有专门的官吏掌管,“少府监”和“将作监”是管理各工官的长官。……唐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人都必须是具有匠籍的番匠。……皇帝和大贵族需要的工艺品和为满足海外出口贸易需要的产品,都由两监组织供给。两监是手工业的精华所在,足以代表当时手工业技巧的最高水平。
——《拜读〈神州代有名窑出各领风骚独自妍〉兼答罗平章先生》
材料三
私营手工业……大
(?http:?/??/?www.21cnjy.com?)小不一,但产品专门,产量较稳定,因原料供应和工艺的传授等关系,行业比较集中。……它们的产品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行销各地,有的几乎遍及全国,因此它们与商业有密切的关系。手工业的中心一般也是商业中心。……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占了流通货物的大部分,供求双方都不可或缺。在手工业发达以后更是如此。……生产这类商品的手工业越发达,社会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地区间的相互依赖越大。
——葛剑雄《天命与人事》
(1)根据材料一,西汉时期官营手工业与周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期官营手工业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私营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8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政府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
(?http:?/??/?www.21cnjy.com?)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对土地兼并基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政府放任自由的土地政策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促进了两宋时期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在租佃契约关系下,佃户尽管有沉重的地租负担,但基本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佃户人身自由有了基本保障,其身份地位大为提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主动性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但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大土地所有制逐渐扩大,自耕农、半自耕农的土地越来越少,激化了社会矛盾。21cnjy.com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分析两宋时期租佃制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宋时期的租佃制度。(8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和国用关系较
(?http:?/??/?www.21cnjy.com?)大的,倒还要推海路的贸易。太祖开宝四年,于广州置市舶司,后来又于杭、明州置司。元祐时,又置于泉州和密州的板桥。其法:海船载货来的,先十税其一,而香药和宝货两种货物,则必领卖给官,由官再发卖,其出海的商人,则雍熙中曾诏旨两浙市舶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21·cn·jy·com
材料二
对于海外的贸易,则元朝较
(?http:?/??/?www.21cnjy.com?)宋朝,更为注意。市舶司共有七所,世祖初定江南时,沿海地方,到外洋去贸易的,其货都十分取一,出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所到的地方所买得的货物,都要由市舶司查验。至元二十年,始定抽分之法……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之人待其三而禁止人民到外国去买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清朝的开海禁,是在公元1685年
(?http:?/??/?www.21cnjy.com?),于澳门、漳州,定海,云台山归处,都设立税关。公元1757年,只许在澳门—处……税则上、有名目的东西浮收的税要比正额加几倍,无名目的东西就更加横征暴敛没个遮拦,外国商人不准和人民以及普通商人直接买卖,一切货物都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卖给普通商人。1659年规定当时的外商,不做买卖不准到广东,做买卖的期限一年只有四十天,必须住在公行所代备的商馆里。要进禀帖,必须托公行代递,不得和官府直接。【来源:21cnj
y.co
m】
——以上材料皆出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共同点。(6分)
(2)根据枒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禁政策的特点。如何评价清朝的海禁政策。(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