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 1.1生命在于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 1.1生命在于运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6-15 07: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与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能够接受运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观点,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并能利用简单工具(如秒表)进行测量、分析记录。
重难点:
比较运动前后的变化。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结果;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体育习惯较差,对运动的目的认识不清,对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不了解,缺乏基本的运动常识。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2、分学习小组:每组4名同学,其中选定组长、发言人各1名;3、制定小组评价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师:导语:致同学们
同学们,当你们踏入初中校门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美好真切、丰富多彩的少年时代已经来临。这个时期,青春洋溢,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
在小学,你们都接触过体育这门课,对“生命与运动”的关系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今天,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再次开启“生命与运动”的关系探究之旅: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次课小组评价方法及规则(见评价表);
之后,进入课题。播放动物活动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抢答毕,提出动物运动对它生存有什么意义(抢答)?人工喂养的大熊猫回到自然环境能否自己生活下去(抢答)?
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组抢答)。
归纳: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繁衍后代等”。
(切入课题:那么“人的生命与运动又有什么关系咧?”)
活动二:讲授新课
师: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科学实验,让两组健康的人躺在床上。其中一组人躺在床上不做任何运动,20天后就出现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大大减弱,当他们从床上站起来的时候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晕厥,心脏功能也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另一组在床上每天坚持做一些身体活动的人,则没有出现这些现象。这说明了什么?“肩有点歪”、“背有点驼”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图片展示: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作名称)
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组抢答)。
启示:生命在于运动:人身体的每一部分,如,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都处在不停的活动之中。如果不注意身体的经常运动,可能会降低身体中某些部位的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文字和视频来进一步了解“生命与运动”的关系,播放ppt.(资料一、二)
生:学习完“资料一、二”,思考、讨论、交流。经讨论,通过抢答形式,小组发言人用关键词概述主要内容(关键词:适量 新陈代谢 强健 调适身心 完善自我 相得益彰 改善循环 身体素质 下降 )。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经常会开展哪些体育活动?播放图片(资料三)。
生:观看,思考,讨论,抢答
师: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体育项目?有何感想?
生:发言
师: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推荐资料:
一、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有什么好处?(插播小视频)
1.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 体育锻炼,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加强了骨的新陈代谢,使骨径增粗,骨质增厚,骨质的排列规则、整齐,骨骼更结实,骨质更坚固,随着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方面的能力就有较大提高。
2.体育锻炼对肌肉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大家都深有体会,人一旦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就会立即加快,心跳也跟着加快了许多。
4.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由于体育锻炼时肌肉活动加强,肌肉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以补充消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运输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心脏的工作负荷加大,致使心率加快,血液流量加大,全身血循环得到改善。
5.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的抗疾病能力 这主要与白细胞数量及免疫蛋白含量有关。研究证实,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特别是可以提高白细胞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淋马细胞的数量,这对于提高机体的抗疾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6.体育锻炼可使大脑获得充足的营养 构成大脑的主要单位是大脑细胞,人脑中有140亿脑细胞,脑细胞有着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的机能,脑细胞好象是计算机的零部件,计算机工作需要电源,人脑的工作也必须有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给,而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又同人体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
7.体育锻炼有利于调节大脑的学习状态,与文化学习相得益彰 。
8.体育锻炼促进和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①调节情绪,陶冶情操。②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③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二、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指出,体育活动不足是造成下列结果的主要原因: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下降明显,肺活量也有所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
三、多姿多彩的运动生活(图片展示)
活动三:发现身体在运动后的变化,用秒表测试脉搏,分析记录结果。
师:你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吗?怎样能证明有这样的变化。
生:猜想、回答、交流
小结: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肌肉酸痛等,这些都是运动时人体正常的反应。
师:我们可以通过脉搏测试法了解身体在运动前后心跳变化的情况。指导学生脉搏测量并记录运动前(安静状态时)和运动后的身体情况。
生:小组内互测运动前脉搏,并记录。之后,全班集体活动,原地跳或伸展运动等。一、两分钟后赶紧自己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录。比较运动前后心跳变化,分析、交流。
讨论:这些由运动产生的身体的变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归纳得出:生命在于运动
活动四:练习
师:通过以上学习,现在,我们来用练习检验、巩固,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抢答。ppt出题
1、游泳运动员的()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比较粗。2、运动前要做好(),以免发生扭伤等。3、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4、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有()、()、()。5、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就会有利于健康。
生:思考并答题
活动五:说说自己对“生命在于运动”名言的理解,谈谈自己今后的运动计划。
师:同学们,我摘选了一些名人名言和锻炼有关时间、计划资料供大家参考,请你们看完后制定一个个人锻炼计划在此交流。摘选名言,小知识(锻炼身体的时间问题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生命需要运动。(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泰戈尔---居里夫人)
关于锻炼身体的六个有关时间的问题
一次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要太长或太短(一般在25分钟左右)。2、一天的体育活动的时间要有累积,一般不少于1小时。3、体育活动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如,早晨、课外活动、节假日等。4、在冬天,体育活动的准备活动时间要长一点。5、饭前和饭后30分钟内不要做较快或较剧烈的体育活动。6、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