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0.1电势能和电势(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0.1电势能和电势(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1 11: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第一节
电势能和电势
第一节
电势能和电势
核心知识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静电力对某电荷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的电荷量有关,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只要初、末位置确定了,移动电荷q做的功就是确定值.
3.与电场线的关系: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4.标矢性:电势是标量,仅有大小,没有方向,电势的正负仅表示电势的高低。
5.相对性:规定了某点的电势为零以后,才能确定电场中其他点的电势。
6.固定性:电势是表示电场能量性质的一个物理量,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与参考点选取有关,与放入的试探电荷无关。
考点突破
例题探究
例1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初速度为
的带电微粒,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由A运动至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解析:因带电微粒做直线运动,故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微粒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
反向,做负功,故微粒的动能减少,同时,我们知道重力和电场力均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故B正确。
答案:B
例2 将带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了3×10-5
J的功,再从B移到C,静电力做了1.2×10-5
J的功,则:
(1)该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点拨:(1)电势能的变化量可根据ΔEp=-W电或ΔEp=EpB-EpA计算。
(2)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该电荷从该点移至零电势能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解析: (1)从A移到C,静电力做的功WAC=-3×10-5
J+1.2×10-5
J=-1.8×10-5
J,电势能增加1.8×10-5
J。
(2)WAB=EpA-EpB=-3×10-5
J,又EpA=0,则EpB=3×10-5
J
WAC=EpA-EpC=-1.8×10-5
J,则EpC=1.8×10-5
J。
答案: (1)增加1.8×10-5
J (2)3×10-5
J 1.8×10-5
J
例3
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的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曲线从M点运动到N点,则微粒(  )
A.带负电,电势能增加
B.带负电,电势能减少
C.带正电,电势能增加
D.带正电,电势能减少
解析:由带电微粒运动的径迹可以看出带电微粒受到的电场力指向径迹凹侧,即与电场方向相同,故带电微粒带正电,选项A、B错误;电场力对带电微粒做正功,微粒电势能减少,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