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520010337800007.3探索更小的微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
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小纸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师组织指导
学生活动
1.物质的微观世界
师: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师: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
师: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
[摩擦起电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提问]
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
[启示] :原子是可以再分的(阅读课本P31并观看录像,观看录像后提问)
师: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我们现在来共同分析一下以上的微粒都呈现怎样的电性?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正电;而中子是呈中性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正电的。
总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是由不显电性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大量的夸克组成。
2.原子模型
师:物质的微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下面我们根据原子的结构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结论]:
1)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
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相等。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
师:既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有没有可能电子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家出走”呢?
刚才我们做的“摩擦起电”实验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摩擦起电的过程
3.解释摩擦起电的过程
师: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丝绸得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而毛皮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提问]丝绸和玻璃棒相比,哪个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毛皮和橡胶棒呢?
师:从以上的结论,你能不能总结出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结论]
1)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
2)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小结: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1)分子的组成、原子的组成结构、组成原子的微粒的电性
(2)知道原子结构得出规律
(3)摩擦起电的过程、原因
生:(谈谈分子后回答总结):分子是有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显电性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对电子有一定的束缚作用,使得电子围绕中央的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有许多的夸克组成的。
生:丝绸和玻璃棒相比,丝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一些。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