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929
1933
1939
1945
世界性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资本主义的命运
1914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多国推出疫情补贴
2020年05月15日 新浪网
店铺停业,城市封闭……疫情阴影笼罩下,许多行业停摆,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对此,许多国家都推出了各种“补贴”。
美国:联邦政府特批了纾困救济,规定年收入7500美元及以下的员工可受到1200美元纾困支票,收入每多100元就少拿5%,参考数据来自申请者2018年的纳税申请报单。
日本:为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满足条件的在日外国人也可以申请领取。
英国:政府推出了“酬薪计划”,雇主可以申请每月最高2500英镑的现金补助,已支付员工工资:
加拿大:各级政府向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工资补贴,还向失去收入人士提供普惠救济金以及就业保险金。
德国:政府向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发放500亿欧元补助款……
上述新闻材料体现除了资本主义国家怎样的经济政策?
体现了政府对国家的干预,国家的福利政策。
借着这篇新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
1、背景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
倾倒牛奶
失业后的求职者
排队领取救济
材料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最早由凯恩斯提出,含义为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摆脱危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
轰炸后的断壁残垣
战场上的血腥杀戮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的教训,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苏军的钢铁洪流
材料三: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材料四: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4)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凯恩斯主义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光靠自由竞争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已难以使供应和需求趋于平衡,要自动调节经济以避免或减轻危机,必须由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生活。国家必须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材料五:
(5)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开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进行调整。
2、国内——国家干预经济
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
为了引导经济发展,日本政府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计划,如1955年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的《新长期经济计划》和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有效的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2)措施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1)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法国主要动力资源由国家掌握,巨大工程实行国有化,国家亲自领导银行,成立法兰西航空公司。
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
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干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运用财政政策
企业国有化
制定经济计划
(3)影响
60年代的美国街头小店
① 积极: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40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② 消极:70 年代,出现“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解决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美国总统里根
“滞涨”下的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西方国家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滞涨”的主要原因,它的出现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破产。
材料: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涨”,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消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世界通史》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调整:
伴随政府对经济的调整和干预,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滞涨”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
里根上台后,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胀。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进入“新经济”“时代。
3、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徽标
概况
宗旨
运行机制
资金来源
作用
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
缓解收支不平衡。
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股票权。
协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固定的汇率(双挂钩一固定);1976年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20世纪30-40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解决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特别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成为战后各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947年10月30日各国在日内瓦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这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利己主义
混乱无序
国际合作
体系化、制度化
(IMF+WB)
(3)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有利于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组织
有关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下列评说,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B
2.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1950-1973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个“黄金时代”。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黄金时代”结束。你认为下列哪条建议可以被政府采纳以使其走出“滞涨”困境?( )
A、扩大社会保障支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D、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
C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外,还加强了在金融、投资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以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不属于战后初期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建立了世界银行
D、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两次世界大战的促进
1、背景
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的提出者
——爱因斯坦
量子理论的新表述
——薛定谔的猫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982年
个人计算机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2006年
“你”
世纪风云人物
爱因斯坦
3、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
(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4)新材料的出现
(5)生物工程技术
2、内容
2、表现:
1、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8A107856-5554-42FB-B03E-39F5DBC370BA}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1)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三、社会结构新变化
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同时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介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中间群体,即“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1.20世纪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
A、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B、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提供理论支持
C、大国工匠对工作经验的总结
D、世界大战和冷战对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促进
C
2.由于体力劳动者的减少,20世纪初为数尚少的所谓的“白领阶层”在扩大,传统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逐渐转向“两头大中间小”的枣核型结构,中间阶层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革命 B、启蒙运动
C、社会改革 D、习俗革新
A
(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1、“福利国家”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和社会安全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就业政策,通过政府调节实现“充分就业”,使公民的基本生活的到充分保障。
二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居于首要地位。
三是社会服务,即由社会国家和社会团体兴办的以所有公民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还有地区福利、民政福利、职业福利等。
(2)评价
在欧洲社会保险投入度中,法国排在第一位,占了GDP的32%。福利包括: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400多个名目的福利保险。3岁之前的孩子上政府补贴的托儿所;失业者在失业两年间,可以领取每月最高5000欧元的失业金;失业的单亲妈妈政府每个月固定发“工资”、租房补贴,另外还有“家庭开支补贴”;产妇可以自己决定要休一年产假还是两年;员工生病请病假,按照《劳工法》工资全发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 1970年到 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①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当 70 年代发生经济危机时,西方国家减少社会福利。
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证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推行的改革中,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成为共同的改革内容。
这些改革并没有动摇战后基本的福利制度,而是在回恢复和提高社会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这对矛盾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本质是改良的,并没有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社会运动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原因: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仍广泛存在;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
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种族隔离制度——黑人被限制居住,不能和白人居住在同一条街,不能和白人共用公共澡堂、食堂,不能和黑人同坐在一节火车车厢里......
(2)妇女运动
①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二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② 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③ 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妇女的参政权才被逐步的承认。
1918年,美国众议院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1920年正式生效,美国成年妇女与男子一样有了选举权。
法国妇女的参政运动历时几十年,直到1944年,法国宪法才确认了妇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战"后,1946年日本妇女才有了参政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联合国机构已通过若干有关保护妇女权利的公约和宣言,其中有: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52年的《妇女政治权利公约》、1967年的《消除对妇女歧视宣言》、1979年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国际劳工组织1951年通过的《男女女权运动游行同工同酬公约》、195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取缔教育歧视公约》、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文件及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动纲领》等。
历史卡片——艰难的女权之路
(3)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
① 1973年,巴黎停战协定签署,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② 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取得胜利。
概况: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运动。
1966年的
青年学生
1975年
美国妇女
1963年
马丁·路德·金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变化—统治的手段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并没有克服其基本矛盾,2008年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1.二战后,令英国人自豪的“从摇篮到坟墓都可以得到保护”的制度是( )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殖民主义 D、社会福利
D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调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D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