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雨》 课件(26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 《雷雨》 课件(26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1 12: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六大家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
1、"茅盾文学奖"创立于1982年,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只奖励长篇小说创作。
2、"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1997年首次评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
3、"老舍文学奖"创立于1988年5月,每三年评选一次,是目前国内奖金最高的的文学奖,是一项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文学艺术大奖,奖项分别是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散文奖、戏剧剧本奖和青年戏剧文学奖。
4、"曹禺戏剧文学奖"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全国优秀剧本奖,1994年该奖项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是专就优秀的剧本创作所进行的全国性评奖,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每届评出10个正式奖和10个提名奖。
中国四大文学奖
雷 雨
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人生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曹禺(1910-1996)
戏剧分类
按剧情结构
按艺术形式
按矛盾冲突性质
按题材反映年代
独幕剧、多幕剧
话剧、歌剧、舞剧
悲剧、喜剧、正剧
现代剧、历史剧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大家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在大年三十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后来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
《雷雨》的大致情节(上)
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跳河。被救后,侍萍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佣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母异父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
《雷雨》的大致情节(中)
这些悲剧性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
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雷雨》的大致情节(下)
繁漪
周朴园
鲁侍萍
鲁贵
夫妻
旧情人(主仆)
周冲
周萍
鲁大海
四凤
母子
父子
母子
父女
异母兄弟
兄弟
异父兄妹
异父兄妹(主仆、情人)
母女
继母子(情人)
父子(雇佣)
父子
母子
人物关系
夫妻
继父子
《雷雨》标题的意义
《雷雨》这个剧名,既明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暗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与此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社会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纠葛)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
第二幕
分析人物的形象:周朴园
右为曹禺亲自扮演的周朴园
  当年,为了迎娶富家小姐,他和他母亲在年三十夜里将侍萍和她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赶出家门。
冷酷无情
  冷酷无情,丧失人性,是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
鲁大海所揭露的他的罪恶发家史
  他一直用当年侍萍用过的家具,摆着侍萍的旧照片,保留着侍萍喜欢关着窗子的小习惯,据他自己说,是出于对侍萍的怀念。可是这种怀念是很有限度的,因为他在和鲁侍萍谈话中,得知侍萍还活着时,并不想见她,而在得知眼前的人就是侍萍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他没有躲过去,侍萍要来敲诈他了。
可见,他怀念的是当年温柔、聪慧且早已死去、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的侍萍,并且这种怀念恐怕也更多是出于他自己要寻求良心上的安慰的需求,以及装模作样给别人看。
虚伪自私
  在处理工人罢工事件时,他一方面进行血腥镇压,一方面采取分化收买政策,并开除闹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鲁大海。在和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稳操胜券,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责骂,他不轻易动怒,保持着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却很强。
老谋深算
小结:周朴园的性格
  冷酷无情
虚伪自私
老谋深算
分析人物的形象:鲁侍萍
  鲁侍萍年轻时和周朴园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婚恋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她和她的第二个儿子被赶出周家,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河自尽,却被人救活了。为了孩子,她嫁过两次人,但都不如意。她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坎坷不幸的遭遇,没有消磨掉她的美好的品质,只是让她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人物介绍
  对于她和周朴园过去的恋情,她虽然愤恨于当年周朴园的无情无义,不过由于部分责任在周朴园的母亲身上,因此她难免对往事有一些怀念,对周朴园也残留有一些感情。
比如,当她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不想再隐瞒自己身份的时候,周朴园却想逃避,打算中断对话,她接连两次追问:“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老爷想帮一帮她么?”她希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因为这样就表明周朴园对“侍萍”怀着真诚的想念,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安慰。
又如,她的身份刚一点明,周朴园的几句让她觉得受到莫大侮辱的话深深刺痛了她,她内心积聚的愤恨、痛苦化作一段段话倾泻出来,局面一时超出周朴园的控制,可是在她稍微平静一些之后,周朴园的几句表白就让她基本相信了他的“真情”。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侍萍对周朴园恨得不够彻底。
善良温柔
  她要马上带着四凤走;她将周朴园签好的支票随手撕掉;她肯定地说鲁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做父亲。
刚强自尊
  她只想见见她的大儿子周萍一面,却没想到要认他;后来眼看着兄弟相斗,她感情激动,心绪混乱,差点向周萍明说自己的身份,可还是立即控制住自己。
头脑清醒
善良温柔
刚强自尊
头脑清醒
小结:鲁侍萍的性格
三十年来,周朴园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
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
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
一直记得侍萍的生日
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一片深情
三十年后,周朴园对待活着的鲁侍萍
听到侍萍还活着,感到惊谔,更是避而不愿见
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企图稳住侍萍,希望用金钱平息侍萍的旧恨新仇,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
冷酷无情
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情感,他伪善、丑恶、冷酷、凶残。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阶级冲突 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认却相仇
 《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的内幕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人们可以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归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