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课题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教时 1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体积单位拼搭出长方体、正方体,数出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从而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教学重点:
1、从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得到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发,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导出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教材给学生一个长、宽、高均为整数的长方体,学生以1立方厘米的积木搭出这个长方体,再计算出共有多少个积木,然后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则是建立在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特殊现象上,即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就是正方体,因此,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棱长×棱长×棱长。
2.学生实际
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接触不少,但对于体积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利用直观的操作(或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就迎刃而解了。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阶段: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略)
五、课堂作业: 1、比较哪个物体的体积大?
目测法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用5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图形,体积是多大?
你怎么知道的?
由( )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块组成的体积是( )。
3、继续搭,看看现在有什么要求?
想象一下,他们搭出来的图形会是怎么样的呢?
(一)长方体体积
1.出示探究题:
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8块、摆长方体。先想象能摆出哪些长方体。
用最简洁的草图把脑中想象的长方体画出来。
2.动手操作: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长方体,边摆边记录验报告单中。
反馈:怎么搭,解释算式。
3.观察分析:
这些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如何计算小正方体个数的?
4、每排个数、排数和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每排摆几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就是几厘米;摆几排这样的小正方体,宽就是几厘米;摆几层这样的小正方体,高就是几厘米。
5、小结: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而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就是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7、追问:正方体的体积呢?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3。
8、运用公式,尝试练习
(1)求出下面长方体的体积。
(2)这个正方体能放入长方体吗?
(3)设计体积是不大于150立方分米的长方体盒子,能完全放入这个正方体。 (考虑实际)
这节探究了哪些知识?怎样求长、正方体的体积?
口答
都是用5个小正方体搭的。
只能排一排
草图表示搭法
动手操作
记录数据
观察分析学生讨论,探索问题
(1)根据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
呼应课前对公式的需求,通过应用公式计算得出体积大小。
不能。不能只考虑体积大小,还要考虑长宽高的具体情况。
引出体积计算需求。
拓展学生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意识。
先在脑中构建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长方体,通过话见图,体会长、宽、高三要素。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比较、分析实验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出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运用知识迁移把计算长方体体积变成计算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体积,很自然地过渡到求正方体的体积。由具体计算感知长方体体积公式类推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反思重建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