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6 比较数的大小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6 比较数的大小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1 15: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比较数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在已有的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以后的学习做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学生已经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数的大小比较也有了简单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中去感受,从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并了解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说数,有的大,有的小。 请学生任意说数,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玩,看,他们在哪里找到了什么宝贝呢?(出示情境图)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在班内交流)。 让学生观察画面,搜集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对不对呀?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 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画“>”。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 46>38。
在比较大小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同学们,你能说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吗? 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学“试一试”
小松鼠和小兔在海边继续拾贝壳,过了一会,小松鼠拾了53个,小兔拾了56个。现在你能说出谁拾的多吗?
现在,你能说说这样的数的比较方法吗?
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出示课件)
(学生完成并汇报结果。)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完成“试一试”
小松鼠和小兔在海边继续拾贝壳,过了一会,小松鼠拾了53个,小兔拾了56个。现在你能说出谁拾的多吗?
1、学生比较,交流比较的方法
2、学生完成并汇报结果。
3、完成练习“想想做做” 通过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练习,巩固比较大小。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说说所学到的知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九、实践反思 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在学习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经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练习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比较课前自己说出的任意两个数;课后通过“写数学排队”活动,给枯燥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趣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巩固了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