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数学 设计者: 时间: 月 日
课 题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特征,以及对应的称谓;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从属关系。
2、在观察活动中,自主发现和了解长、正方体面、棱的特点。
3、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建立空间观念,提升归纳总结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目标制定依据: 对教材的
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学习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但在教材安排在认识表面积之前,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因此作了适当的调整,把本教时提前了。在前几册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指引下有学生自己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特征,然后探究正方体的特殊特征,并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特殊现象。
对学生状态的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且已经知道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基础来学习。
在这节课中,学生有一定的操作活动,因此课堂的组织要严密。在操作观察时,一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异同点,从而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Ppt出示各种物体
你能将这些物体按形状分类吗?
摸一摸
面、棱、顶点
观察图形,说出名称
按形状分类,引入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再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来深入学习。
(一)“面”
1、师:请同学们从“数量、特点”两个角度研究。你有发现了,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数量
特点
长方体
6个
每2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
6个
6个面完全相同。
2、反馈交流:
你是怎么数的?
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每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数面的时候有序数,比较的时候一对一对的比。
(二)“棱”
师:我们还是用“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从“数量、特点”两个角度来研究“棱”。
数量
特点
长方体
12条
每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12条
12条棱长度相等。
反馈交流:
你是怎么数的?
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每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三)“顶点”
(四)长宽高
1、在一个长方体中,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 宽 高”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正方体”?(课件演示)
3、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因此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四)归纳
师:刚才长方体和正方体单独分开研究,现在把他们统一起来,“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1、
面
棱
顶点
相同点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正方体
不同点
长方体
每2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每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面完全相同。
12条棱长度相等。
独立观察“面”
全班汇报
独立观察并填表。
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填表
交流
借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独立体会“面”的数量和特征。
经历“数、比、量”的过程,体验有序数的优越性。
再次经历“数”的过程,“比”“量”的方法,再次感悟有序的意义。
感悟“顶点”是由“长、宽、高”三条棱交汇点。
归纳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经历归纳整理的过程。
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从属关系。
三、实践应用 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需要多少铝条?
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正方体
面 数量 6个 6个
特征 每2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形(特殊的2个面是正方形) 6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形
棱 数量 12条 12条
特征 每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点 数量 8个 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