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知识清单
知识1列宁主义的形成
知识2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3苏联建设主义的实践
知识精讲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上: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上: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上: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形成: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原因:二月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策略: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3.爆发: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结果: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5.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2)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2)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4)影响
①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②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
①农业: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3)特点:①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②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4)影响
①积极影响: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影响: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课堂探究
例1:斯大林在1929年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苏联为实现“粮食产量最高”采取的途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扩大农场的自主权
【提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为实现“粮食产量最高”采取的途径是开展农业集体化,C项正确;A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
B项征收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D项扩大农场的自主权与农业集体化置于国家管理体制之下不符,排除。所以选C
例2: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
B.《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
C.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提示】
A项中的“和平解放”与材料不符;B项说法错误,《四月提纲》中有提到“和平夺取政权”,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十月革命是代表工农群众的布尔什维克发动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项与“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相符,故本题答案选D项。
随堂练习
1.《全球通史》中提到,“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材料所反映的政策
A.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使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制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五年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在《统一报》上评论说,列宁“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旗帜”。此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主张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
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主张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
4.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5.“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贡税。”但只要有助于恢复发展经济,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公斤石油而惋惜不已。这种做法
A.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B.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C.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
D.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6.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国家就会变成外敌用武的对象。”为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都
A.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
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C.实现了国家富强计划
D.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
7.1921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
)
A.粮食税
B.余粮收集制
C.全面国有化
D.农业集体化
8.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计划经济与市场相结合
C.多种所有制并存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
1.B
【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说明引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结合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可以判断出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CD均与斯大林模式有关,排除。
2.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制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快速实现工业化,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政策的实施是1919年-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1921年,至列宁逝世而中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3.C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普列汉诺夫的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的这一主张。故答案为C项。沙皇专制政府在二月革命中已被推翻,排除A项;工兵苏维埃政权在二月革命中已经产生,排除B项;列宁在当时还没有提出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的主张,排除D项。
4.B
【解析】材料“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反映了当时苏联农业水平较低,这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造成的,故B正确;自然灾害的影响,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当时没有长期战争,故C错误;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也不属于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5.C
【解析】由题干中的“有助于恢复发展经济,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和“资本家”等信息可以推断,题干所提的政策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据此可知,C符合题意;AD本身说法错误,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而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故排除ABD。
6.D
【解析】据材料“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都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正确;当时的中国和苏联没有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且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故A项错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与工业化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当时的中国和苏联也没有实现国家富强计划,故C项错误。故选D。
7.A
【解析】粮食税是按照固定的比例征收的,它代替余粮收集制后农民多产出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所以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全面国有化明显与农民的小私有利益相悖,农业集体化也是损害了农民的个人利益的,所以这两者都不可能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8.D
【解析】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与斯大林模式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不符,排除A项。斯大林时期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不存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情况,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不存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情况,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上来看,斯大林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故D项正确。第十五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单选题
1.十月革命后通过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指出:苏维埃政权将立即在各条战线上停战。将保证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置:将设法把粮食运往城市,把生活必需品运往农村。材料说明十月革命
A.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为目标
B.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2.截至1953年,苏联牛、马、绵羊的头数仍未达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1913年沙皇年代的水平。虽然搞了工业化,工业上去了,但市场供应非常紧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农业政策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
B.苏联工业化速度过急、规模过大
C.计划经济限制了苏联与欧美的交流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日益显现
3.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认为当前形势的特点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以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此后,布尔什维克党
A.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B.要求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C.要求结束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决定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4.在苏联某一时间呈现出这样的情况,“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政策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大跃进运动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5.“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联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勃列日涅夫重点发展重工业
6.“在苏维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下列属于“苏维埃的初年”实施的农业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7.苏共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苏共推行全面的工业国有化措施
C.废除实物分配制,允许自由贸易
D.开始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8.1921年,列宁说:“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便、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用冲击的方法”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两个五年计划
9.生活在1925年的苏联普通农民,在他们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会不会从贫农队伍中被除名,转而被贴上富农的标签,被人当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对集体农庄抵制抗拒
B.粮食税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工业化政策引起农民不满
D.新经济政策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10.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他为眼前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立刻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据此推断苏俄当时推行了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集体农庄制
D.义务交售制
11.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量比1913年增长了11倍,其中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地区分别增长了13倍和28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增长19倍,格鲁吉亚共和国增长25倍。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增长152倍,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增长272倍。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
B.通过资源开发推动均衡发展
C.工业化激发人民生产积极性
D.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
12.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人们的供应主要手段是
A.正常的商品贸易
B.实行配给制
C.自由贸易
D.物与物交换
13.苏联解密档案显示,1921年苏俄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当年共判处贪污贿赂罪69641件,职务犯罪32177件;1922年判处贪污贿赂罪32587件。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
B.苏俄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C.商品经济必然导致社会腐败
D.新形势下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被苏联的历史学家形象地称为改变苏联历史的“三朵金花”。下列对三者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C.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5.某位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那是一场到目前为止人类最了不起的冒险之一,它引领劳苦大众傲然走进历史。大庄园的土地将在农民中进行分配;工会和工企委员会,将在那里着手让工人来支配工业。每一个村、镇、市、区和省,都将有工人、士兵和农村代表,准备承担地方上的行政事务。”这位学者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6.某苏联学者曾针对苏联的体制指出:“所有这些变形的‘兵营式共产主义’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奋斗的自治社会主义和社会解放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这表明他(
)
A.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充分肯定了新经济政策
C.批判了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批判了斯大林模式
17.在苏俄(联)实行的政策中,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牛产积极性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普遍义务劳动制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8.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说明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仍具较大影响力
B.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C.经济建设存在着冒进的倾向
D.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材料分析题
19.近现代世界崛起的强国都曾经历过工业化阶段,期间伴随着美好,也有阵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3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的再度紧张,“斯大林及其助手就坚信,他们将不得不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否则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苏联就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所摧毁。”然而,工人低下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高效的驾驭从西方进口的设备。1935年8月30日夜间,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既是产业政策法,也是市场规制法。在实施过程中,大企业一直在寻求控制价格,法规的执行有利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到1933年后期,消费者不满工资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劳工抱怨政府偏袒资方,执行不力。等到经营情况略有好转,大企业也公开抗拒执行法规。1935年,联邦最高法院在一则判决中指出国会授予总统制定甚至批准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予以废除。
——摘编自潘贤掌《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该运动对苏联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作为一部“市场规制法”的体现,并概括《全国工业复兴法》被废除的原因。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21.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显著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满足了人民停止战争、获得土地和生活必需品的要求,说明十月革命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故选B;十月革命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更重要的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排除A;C项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没有体现,排除;苏维埃政权是吧土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置,并没有说明是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排除D。故选B。
2.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斯大林下,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苏联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现状,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斯大林模式对农村生产力的破坏,A排除;B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3.C
【解析】根据“以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把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体现了结束二月革命以来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故选C;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四月提纲》主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武装起义”表述错误,排除D。
4.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实行自由贸易,材料中“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正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工业收归国有,不符合题意,排除A;中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美国罗斯福新政,排除BC。
5.A
【解析】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斯大林模式,实行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正确;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衡,排除B;1921-1928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C;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执政,排除D。
6.A
【解析】根据“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以及“苏维埃的初年”这一时间信息,可得出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故A项正确;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C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排除。
7.C
【解析】允许自由贸易,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体现了“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故C项正确;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不能体现市场关系,故A项错误;苏共推行全面的工业国有化措施恰恰是否定市场关系,故B项错误;开始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是所有制上的变化,不体现市场关系,故D项错误。
8.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否定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企图在战争结束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材料“我们用冲击的方法”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制衡却;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排除;CD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排除。故选A。
9.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担心自己经营改善后的身份问题,反映出新经济政策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还无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故D项正确;集体农庄是斯大林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农民,与工业无关,排除C项。
10.B
【解析】哈默作为外国资本家能够在苏联购买小麦,说明苏联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对经济和市场的管制,开始利用商品货币恢复发展经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故选B;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排除A;集体农庄制和义务交售制都是在斯大林模式时期,排除CD。故选B。
11.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40年,苏联不同地区工业总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增长,结合当时苏联大力推进工业化的社会背景可知,苏联通过对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国内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故选B;1940年是斯大林模式时期,新经济政策已经不再使用,排除A;材料内容看不出对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发,排除C;虽然苏联不同地区的工业总产量都出现了大幅增加,但并不能说明苏联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排除D。故选B。
12.B
【解析】根据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实物配给制,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13.D
【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苏俄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1922年判处贪污贿赂罪32587件”可知,1921年和1922年苏俄犯罪率上升,其中存在大量的贪污贿赂和职务犯罪,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期间,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导致贪污贿赂和职务犯罪行为的增加,即新形势下经济领域犯罪严重,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后经济领域的犯罪,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的问题,A项错误;这时期经济领域的贪污腐败不能代表对苏俄政权合法性的挑战,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腐败没有必然的联系,C项错误。
14.C
【解析】20世纪上半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都曾对苏联(俄)历史产生过积极作用,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与当时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适应,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项错误;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项错误。
15.B
【解析】根据题干“大庄园的土地将在农民中进行分配”、“工会和工企委员会,将在那里着手让工人来支配工业”、“每一个村、镇、市、区和省,都将有工人、士兵和农村代表”等现象可知,该历史事件描述的是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俄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故选B项;巴黎公社虽然也属于“人类最了不起的冒险之一”,但是不符合“大庄园的土地将在农民中进行分配”,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该模式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
16.D
【解析】根据材料“变形的‘兵营式共产主义’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奋斗的自治社会主义和社会解放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结合所学可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严重变形和扭曲,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D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苏联体制,而不是政策,因此材料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与新经济政策无关,B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而不是对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批判,C项错误。
17.D
【解析】新经济政策中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正确;余粮征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排除A;B不利于维护农民利益,排除;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利益发展工业,排除C。
18.D
【解析】从“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来看,斯大林模式推动苏联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答案为D项;1928年苏联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建设存在冒进倾向,排除C项。
19.(1)历史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或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领导人急于实现工业化;工人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工业化需求;资本主义世界仇视苏联(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处境危险);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法西斯扩张,欧洲局势紧张;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工业化建设。
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推动苏联由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农轻重比例失调,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2)体现: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及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
原因: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法案不满;最高法院对法案实施违宪审查(法案违宪)。
【解析】(1)历史背景:根据“随着3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的再度紧张”可得出资本主义世界仇视苏联;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根据“斯大林及其助手就坚信,他们将不得不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否则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苏联就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所摧毁”得出苏联领导人急于实现工业化;根据“工人低下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高效的驾驭从西方进口的设备”得出工人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工业化需求;再结合所学可从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法西斯扩张,欧洲局势紧张;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工业化建设等角度概括。影响:根据“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可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推动苏联由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农轻重比例失调,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2)体现: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要从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及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等角度概括。原因:根据“联邦最高法院在一则判决中指出国会授予总统制定甚至批准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可从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法案不满;最高法院对法案实施违宪审查等角度概括。
20.(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生产力落后。)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解析】(1)错误:根据“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源:根据“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政策:根据“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得出新经济政策。突破:根据“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得出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结合所学,可从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分析回答。
21.(1)“冲击的方法”: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围攻的方法”:实行新经济政策。特点: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背景:苏联处于资本主义的围攻之下。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制农民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或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3)变化:从不直接干预经济的有限权力政府转变为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影响: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4)借鉴: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解析】(1)“冲击的方法”:根据“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得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围攻的方法”:
根据“1921年”“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得出实行新经济政策。特点: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背景:根据“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得出苏联处于资本主义的围攻之下。措施:根据“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得出强制农民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3)变化:根据“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得出从不直接干预经济的有限权力政府转变为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4)借鉴:结合所学,可从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