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6.2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华东师大版高一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6.2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华东师大版高一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08 09: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施耐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教学目标
能够概括小说的情节
了解主人公林冲的性格变化
体会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的作用
有 关 资 料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优秀长篇小说。它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众多农民起义者的英雄形象。歌颂了起义者的反抗精神和揭露了北宋封建王朝的腐败。我们今天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为我们展示了起义者之一林冲的风采。




通过读书,把握文章的情节结
构,抓住了结构,就抓住了人物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好言劝教头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沧州遇旧
正义感强
软弱动摇
买刀寻仇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接管草场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雪夜复仇
走向反抗之路
善良安分委曲求全
正直刚烈
随遇而安忍辱求生
奋起反抗
陆谦到来
亲闻阴谋
不见消耗
自心下慢
思考并讨论
一、我们应怎样来概括林冲性格的发展过程?
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可以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到委曲求全再到走向反抗道路”的过程。
二、情节发展对展示林冲性格的作用是什么?
情节的变化发展过程就是林冲的性格逐步走向丰满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才能表现出林冲性格由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到彻底丢掉幻想而走向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从林冲的遭遇看北宋的社会现实
林冲
高俅
抢老婆
远刺配
谋性命



复仇

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隔门 偷听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
身 寒 沽 酒
重点动词











喝 举 搠 赶 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味 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视 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
听 觉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脑乱打,而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近舌头),从味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
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
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思考讨论:谈一谈林冲与鲁达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林 冲
鲁达
小结
环境
草料场
茶酒店
山神庙
遇旧
密谋
落入陷阱
实施陷害
杀贼报仇
走向灭亡
陆谦
人 物
林冲
官逼
民反
小二妻店中隔墙 有意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中隔门 无意偷听听得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