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1 14: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与策略
据上述课标分解,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案例对教材重组,根据学情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其设计如图2所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
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教学媒体的选择
课件:PPT
教学过程与方法
*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撒哈拉以南非洲景观+动物大迁徙照片。
过渡:今天让我们跟随习主席的步伐,聚焦撒哈拉以南非洲,感受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的自然景观、浩浩荡荡的动物大迁徙画面,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撒哈拉以南别样的风景,对本区充满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习主席访非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法指导:图释导学——引领探究
1.看图片,猜人种
欣赏黑人的服饰、文化特色的图片,了解黑人的故乡。
2.看位置,析气候
读图: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上的位置图、气候分布图、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位置与气候的关系。
3.找地形,辩地势
读图:非洲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地形,判断地势特点。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试题
*智慧闯关:1.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
A. 欧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撒哈拉以南非洲
2.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拉比告诉小张许多地形名称,小张很仔细地在地图上查找,属于“黑非洲”的是
①刚果盆地 ②东非裂谷 ③德干高原 ④乞力马扎罗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读右图完成 3~5题。
3.该地区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
③星罗棋布的海岛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陡峭幽深的峡湾 ⑥悬崖壁立的裂谷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①②④⑥
4.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有
①旱情严重 ②粮食不足 ③酸雨现象严重 ④草原退化,加剧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关注非洲
广袤的非洲大陆,有着多样的气候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拍摄的是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皑皑白雪构成了一副特殊的热带景色,分析形成这种景色的原因。(2分)
(2)“恩贾梅纳”是非洲国家“乍得”的首都,读它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它的气候类型,并写出气候的特征,这种气候下易发生什么灾害。(共3分)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上着重考虑了三个方面,即:知识、方法、能力。从方法上,旨在引导探究式的学习,即探究的方式有多种,可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如图释导学、问题导学、图文导学、构建知识树等等,方法的安排顺序,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能力上,由教师引领——到自主探究,对于比较难的问题采取合作探究法,最后虽然是通过游戏探究,归纳本节内容,但它要求学生要到达的能力更高,必须跳出本节内容,对区域地理的知识做到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达到能力目标。这三方面的设计都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体现了“能力立意”,即“知识+方法=能力”。通过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寓乐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