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人口和经济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 人口和经济发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1 14: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人口和经济发展
[教学任务分析]
就一个区域而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发生、发展的基础。一个区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总与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抓住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本节的主要教学思路。
本节作为学生学习区域人文地理的第一节,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的方法。本节有“众多的人口”和“发展中的经济”两个知识点,主要是体现区域中的差异。前者着重体现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差异,突出其独特性;后者则重点体现了亚洲内部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差异”这一核心问题。
第一部分“众多的人口”,文字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亚洲人口的数量、主要人口大国、人口稠密区、人种及其分布、民族文化等。重点内容亚洲人口的分布特点则以图8.12呈现,并辅之以“图上所得”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二部分“发展中的经济”,文字部分简单明了地概括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原因;图8.14示意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直观说明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还通过“信息传递”和几幅景观图来说明差异及其为促进区域发展所做的努力。
“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在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填充图上,标注学生知道的亚洲国家及首都,旨在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习惯与能力,并不要求学生全部记忆。
在这一节最后,设计了一个以收集资料、展示成果为内容的实践探究活动,通过收集亚洲一些国家的民居、饮食、服饰和民间文体活动等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的学习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学到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本节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亚洲人口及其分布状况;第二课时让学生了解亚洲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重在让学生有分析差异的意识,并简单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要放在学习区域、人文地理的方法上,具体知识让学生一般性了解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图文资料,说出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认识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读亚洲人口分布图,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阅读资料和展示图片,说出亚洲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分析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
2.收集资料,并运用资料说明亚洲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收集、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
2.逐步培养尊重各国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3.能客观认识中国在亚洲各国中的发展水平,既看到成绩,又认识到发展方向。
[学生起点行为分析]
?学生知识与能力储备
“亚洲人口最多”“亚洲孕育了三大文明”“亚洲‘四小龙’”等是学生常听说的话语,而且三大文明也是小学社会课和历史课中所涉及的知识,还有亚洲的文化、人口、经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不过,虽然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环境、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深层次的思考还有待引导。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看到景观图片,看到形象的比喻与描述,学生会有一定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最新的热点事例以及大量的图片和有趣的视频等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方案一:人口导入。设问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哪些,亚洲有哪几个。由此导入新课。
方案二:图片展示——亚洲不同地区的服饰。让学生猜猜看,并说出这些服饰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1.男穿裙子女穿裤,是阿拉伯也门人的一大服饰特点。男子一般到15岁左右就要腰束一条宽皮带、佩带一把腰刀。
2.纱丽是印度等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还有印度人眉心的吉祥痣,是印度妇女、小孩的一种装饰,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含义,但总体来说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3.蒙古男女的服装都是长袍,衣长至小腿,袖长及手。艳丽的长袍配上辽阔的蓝天和绿色草场,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方案三:图片展示——亚洲不同地区的建筑景观。
1.吐鲁番盆地的房屋。因夏季地表温度常超过70℃,当地的住房具有厚墙、小窗和拱形屋顶的特色。
2.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人,住的是高高架起的茅屋,有的就直接把茅屋建在树上。因为赤道附近高温多雨,房屋多筑成光顶陡檐。有些地方的房屋有顶无墙,顶上只盖些椰子叶或棕榈叶,既避阳光直射,又四面通风。热带住房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般都高高架起,离开地面。
3.我国东北地区的房屋。住房外墙很厚,朝南的窗户开得很大,朝北基本上不开窗或开小窗。楼房窗户还常采用双层玻璃。房屋之间相隔的距离较大,即使在太阳高度较低的冬天,也能使阳光不受到建筑物的遮挡。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遇到了“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的实际问题,随着环境的不同,便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民居建筑。
方案四:云南世博园(或上海世博会的亚洲各国场馆)资料及图片展示。
1.巴勒斯坦园。其主题为“耶路撒冷”,拱形门入口及园中清真餐馆,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风格。
2.越南园。茅草覆盖的竹楼和休息亭体现了东南亚独特的风情。
3.巴基斯坦园。正门为穆斯林式牌坊,紧接着是以植物拼成的Pakistan Garden花池。
4.日本园。园中有湖泊、清流、木桥、凉亭等日式建筑,整个花园体现了日本园林的典型风格。
这样的引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切入了本节课的中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众多的人口
多媒体视频:“亚洲众多的人口”,用时1分12秒。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思考:1.亚洲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哪些?2.哪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在1亿以上?哪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1.让学生读图8.12,找出本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结合正文中所说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得出本区人口众多的特点。
2.让学生结合亚洲地形和气候图,完成“图上所得”,并尝试说出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人口分布的影3.让学生按民居、服饰、饮食等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上课展示,师生互动来完成本部分教学内容,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中的经济
1.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可以让学生读图8.14,了解亚洲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依据图示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可以把这些国家分为四类: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且四年数据均超过10 000美元的是日本,为发达国家。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且接近或超过10 000美元的是新加坡、韩国,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出口加工国,与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并称亚洲“四小龙”。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较大的是沙特阿拉伯,为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经济发展受国际石油市场影响较大。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低的是尼泊尔,农业是经济的支柱,为落后国家。
2.教师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展示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立国”战略思想,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差异是由于亚洲内部各国国情不同而造成的,因而各国要依据自己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
(1)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经济发展战略表现为:“进口替代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20世纪60年代)——“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已成为东南亚高科技人才密度最大的地区。
③稳定社会秩序。新加坡政府重视法制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生活,通过制定法规,调整各种矛盾关系,高薪养廉,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创造条件,为经济的发展和外部投资创造安定的环境。
巨大成果是: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家。
(2)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在经济发展上,韩国政府充分发挥了政府指导调节经济的职能,以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来确定经济发展目标。
②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吸引外资,部分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引进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
③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不均衡增长”经济发展战略。
④鼓励出口。把扩大对外贸易当作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兴建出口加工工业区,现有20多个出口加工工业基地。
成果是:经济稳定高速发展,已步入先进国家行列。其最具优势的是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
(3)亚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出口加工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
农矿原料出口国:蒙古。
经济综合发展国:印度、中国。
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
[教学案例]
亚洲的人口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在全球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在亚洲。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都在亚洲。据统计,世界上每增加100个人,就有67个在亚洲。因此,亚洲的人口变动对世界人口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请说出并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6个国家。
2.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3.亚洲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有何影响?
[研究性课题]
中国在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怎样的水平,今后应做怎样的努力?
研究目的: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就我国在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做的努力进行研究。
研究主题:通过实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根据这些实例尝试提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实施步骤:
1.将全班同学平均以4~5人分为一组,互相帮助查阅资料,资源共享。
2.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比较各小组的调查结论。
3.组织学生就自己某一方面的调查结论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课题评价: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研究结果要及时进行积极和肯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