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3次月考
(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2~4题。
2.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3.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5~7题。
3058160444505.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
A.塔里木河 B.雅鲁藏布江
C.淮河 D.长江
6.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土壤水
7.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 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C.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 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
365760099060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8~9题:
8.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黄河谷地 D.④为喜马拉雅山
11.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12.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3129280187960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4.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读下图,回答15~16题。
320040019812015.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16.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
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风沙危害、寒潮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度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35560000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18.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第19~20题。
19. 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0. 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21~22题。
2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24~25题。
24.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遭成污染
25.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 香港地价较高② 内地服务业发达③ 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 香港人口数量居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6~27题。3058160104775
2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据下图,判断28题:
28.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 )
A.3条 B.4条 C.5条 D.2条
2971800198120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30.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31.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下图四个福字将各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了福字的设计中。它们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A.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B.北京、重庆、四川、云南
C.陕西、湖南、贵州、新疆 D.福建、四川、重庆、上海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3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壤贫瘠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30-33题。
34.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
35.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问题 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 D.占用耕地问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36.图11是“东北地区简图”,图12是沿图11中AB一线的“海拔和年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false227584090805
⑴填写图11和图12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高原;② 山脉,它是 地形区和 地形区的分界线。
③ 平原;⑤ 平原 ; ⑥ 工业基地
⑵从图12中分析可知,东北地区东西向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受 、 的影响。
⑶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12中①、②、③地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
① ;② ;③ 。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平原。
⑷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所学,对增强东北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出建议。
37.读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2773680243205(1)图中地区是我国__________工业基地;
图中内容反映出本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制约因素是 ,
产生原因是 。
(2)P是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试分析其形成的
有利条件:
武功县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3次月考
-941070394335班级: 考场: 考号 姓名: 座位:
班级: 考场: 考号 姓名: 座位:
高二地理月考答题卡
一.选择题(35*2=70分)
1 [A] [B] [C] [D] 8 [A] [B] [C] [D] 15 [A] [B] [C] [D] 22 [A] [B] [C] [D] 29 [A] [B] [C] [D]
2 [A] [B] [C] [D] 9 [A] [B] [C] [D] 16 [A] [B] [C] [D] 23 [A] [B] [C] [D] 30 [A] [B] [C] [D]
3 [A] [B] [C] [D] 10 [A] [B] [C] [D] 17 [A] [B] [C] [D] 24 [A] [B] [C] [D] 31 [A] [B] [C] [D]
4 [A] [B] [C] [D] 11 [A] [B] [C] [D] 18 [A] [B] [C] [D] 25 [A] [B] [C] [D] 32 [A] [B] [C] [D]
5 [A] [B] [C] [D] 12 [A] [B] [C] [D] 19 [A] [B] [C] [D] 26 [A] [B] [C] [D] 33 [A] [B] [C] [D]
6 [A] [B] [C] [D] 13 [A] [B] [C] [D] 20 [A] [B] [C] [D] 27 [A] [B] [C] [D] 34 [A] [B] [C] [D]
7 [A] [B] [C] [D] 14 [A] [B] [C] [D] 21 [A] [B] [C] [D] 28 [A] [B] [C] [D] 35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36.(20分)
⑴ ① 高原;② 山脉,
它是 地形区和 地形区的分界线。
③ 平原;⑤ 平原 ⑥ 工业基地
⑵东北地区东西向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
主要原因是受 、 的影响。
⑶① ;② ;③
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平原。
⑷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所学,对增强东北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出建议。
37.(10分)
(1)图中地区是我国__________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是
;
制约因素是 ,
产生原因是 。
P是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中国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B 3.B 4.C 5.D 6.B 7.D 8.B 9.C 10.B 11.A 12.C 13.D 14.D 15.D 16.A 17.C 18.A 19.B 20.B 21.C 22.B 23.C 24.D 25.B 26.D 27.C 28.C 29.C 30.A 31.B 32.D 33.A 34.D 35.C
二.综合题
31.
⑴呼伦贝尔(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中南
⑵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夏季风 地形
⑶畜牧业区 林区 耕作农业区 三江平原
⑷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发展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2分)
32.(1)京津唐(1分)
有利条件: 铁路、海运等交通条件便利;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 (1分)
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②社会原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4分)
(2)有利条件:①位于渤海沿岸,有适于晒盐的平坦海滩
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旱严重、蒸发旺盛,利于晒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