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利用两边夹角(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2.2利用两边夹角(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5 14: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八年级上册
RJ
12.2.2利用两边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
感悟新知
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角边”的简单应用
问题
 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从两个顶
点处打碎成两块(如图),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

一样的玻璃.请问如果只准带一块碎片,应该带哪一
块去,能试着说明理由吗?
导入新知
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符号语言表示:在△ABC和△A'B'C'中,
AB=A'B',
AC=A'C',
BC=B'C',
∴△ABC≌△A'B'C'
(SSS).
知识回顾
B
C
A
B'
C'
A'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边角边”条件的内容.
2.熟练利用“边角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通过探究判定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A
B
C
A
B
C
“两边及夹角”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画出△ABC和△A′B′C′,使其满足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条件,此时的△ABC和△A′B′C′全等吗?
课堂导入
1.角夹在两条边的中间,形成两边夹一角的情况.
2.角不夹在两条边的中间,形成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的情况.
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作法:(1)画∠DA′E=∠A;
(2)在射线A′D上截取A′B′=AB,
在射线A′E上截取A′C′=AC;
(3)连接B′C′.
先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得AB=A′B′,∠A=∠A′,AC=A′C′(即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此时的△ABC和△A′B′C′全等吗?
通过画图,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新知探究
A
C
B
A′
C′
B′
E
D
知识点1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角边(SAS)
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者“SAS”).
符号语言表示:在△ABC和△A′B′C′中,
AB=A′B′,
∠B=∠B′,
BC=B′C′,
∴△ABC≌△A′B′C′(SAS).
B
C
A
B'
C'
A'
例1
如果AB=CB
,∠
ABD=

CBD,那么

ABD
和△
CBD
全等吗?
分析:

ABD
≌△
CBD.
边:角:边:
AB=CB(已知),
∠ABD=
∠CBD(已知),
A
B
C
D
(SAS)
BD=BD(公共边),
证明:
在△ABD
和△
CBD中,
AB=CB(已知),
∠ABD=
∠CBD(已知),


ABD≌△CBD
(
SAS).
BD=BD(公共边),
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
新知探究
例2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A
C
·
E
D
B
证明:在△ABC
和△DEC
中,
∴△ABC
≌△DEC(SAS).
∴AB
=D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C
=
DC(已知),
∠ACB
=∠DCE
(对顶角相等),
CB=EC(已知),
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
新知探究
例3
如图,两车从南北方向的路段AB的A端出发,分别向东、向西行驶相同的距离,到达C,D两地.此时C,D到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解:C,D到B的距离相等.
∵AB是南北方向,CD是东西方向,
∴∠BAD=∠BAC=90°.
AD=AC,
在△BAD和△BAC中,
∠BAD=∠BAC,
BA=BA,
∴△BAD≌△BAC(SAS),∴BD=BC.
A
D
B
C
AD=AC
巩固练习
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B
A
C
D
△ABC和△ABD满足AB=AB
,AC=AD,
∠B=∠B,但△ABC与△ABD不全等.
SSA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想一想
新知探究
画△ABC
和△ABD,使∠A
=∠A
=30°,
AB
=AB=5
cm
,BC
=BD
=3
cm
.观察所得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A
B
M
C
D
A
B
C
A
B
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结论
画一画
新知探究
(2)如图,AD=BC,要根据“SAS”判定△ABD≌△BAC,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D=∠C.

判断下列结论的对错.
(1)有两条边及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C
B
D
O
∠DAB=∠CBA
跟踪训练
新知探究
(3)“SAS”中的“A”必须是两个“S”所夹的角.
总结:(1)一定牢记“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只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已知的两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对应相等,一般要根据题意去找第三条边对应相等(SSS),或者去找这两组边的夹角对应相等(SAS).
1.2021山东德州月考]如图,已知AD=AE,BE=CD,∠1=∠2=100°,若∠BAE=60°,则∠CAE的度数为   .?
【解析】 ∵∠1=∠2=100°,∴∠ADE=∠AED=80°,∴∠DAE=180°-∠ADE-∠AED=20°.在△AEB和△ADC中,
∴△AEB≌△ADC(SAS),∴∠CAD=∠BAE=60°,∴∠CAE=∠CAD-∠DAE=40°.
随堂练习
2.如图,已知AC平分∠BAD,AB=AD.求证:△ABC≌△ADC.
证明:∵AC平分∠BAD,
∴∠BAC=∠DAC.
在△ABC和△ADC中,
∴△ABC≌△ADC(SAS).
AB=AD,
∠BAC=∠DAC,
AC=AC,
A
B
C
D
∠BAC=∠DAC
3.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
证明:∵BE=CF,
∴BE+EF=CF+FE,即BF=CE.
在△ABF和△DCE中,
AB=DC,
∠B=∠C,
BF=CE,
∴△ABF≌△DCE(SAS).
∴∠A=∠D.
B
D
F
E
A
C
解:由题可知∠A=∠A,AB=AC,
利用“SAS”判定,需要∠A的另一对
应边相等,即AD=AE.证明如下:
在△ADC和△AEB中,

△ADC≌△AEB(SAS).
4.如图,AB=AC,利用“SAS”判定△ADC≌△AEB,需要添加什么条件?请证明你的结论.
B
D
A
F
C
E
AC=AB,
∠A=∠A,
AD=AE,
5.[2020江苏徐州中考]如图,AC⊥BC,DC⊥EC,AC=BC,DC=EC,AE与BD交于点F.
(1)求证:AE=BD.
(2)求∠AFD的度数.
【解析】 (1)∵AC⊥BC,DC⊥EC,∴∠ACB=∠ECD=90°,
∴∠ACB+∠BCE=∠ECD+∠BCE,即∠ACE=∠BCD.
在△ACE和△BCD中,
∴△ACE≌△BCD,∴AE=BD.
(2)如图,由(1)知△ACE≌△BCD,
∴∠A=∠B.
∵∠AGC=∠BGF,∴∠BFG=∠ACG=90°,
∴∠AFD=∠BFG=90°.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分类
探讨
SAS
应用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利用“SAS”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1.[2021江苏扬州期中]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则∠1+∠2=
(  )
A.45°
B.60°
C.90°
D.100°
【解析】 如图,在△ABC和△AED中,∴△ABC≌△AED(SAS),
∴∠1=∠AED.∵∠AED+∠2=90°,∴∠1+∠2=90°.故选C.
拓展提升
2.[2020安徽安庆外国语学校期中]如图,在△PAB中,∠A=∠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0°,则∠P的度数为   .?
【解析】 在△AMK和△BKN中,∴△AMK≌△BKN(SAS),∴∠AMK=∠BKN.∵∠A+∠AMK=
∠MKN+∠BKN,∴∠A=∠MKN=40°,∴∠P=180°-∠A-∠B=180°-40°-40°=100°.
3.如图,已知AB=CD,BC=DA,E,
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写出DE和BF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DE=BF,DE//BF.
证明如下:
在△ADC和△CBA中,
CD=AB,
DA=BC,
AC=CA,

△ADC≌△CBA(SSS).
∴∠DAC=∠BCA.
A
B
D
E
F
C
在△ADE和△CBF中,
AD=CB,
∠DAC=∠BCA,
AE=CF,

△ADE≌△CBF(SAS).
∴∠DEA=∠BFC,DE=BF.
∴∠DEC=∠BFE,DE//BF.
3.如图,已知AB=CD,BC=DA,E,
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写出DE和BF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A
B
D
E
F
C
4.[2021山东青岛期中]如图,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D=90°,AB=CD,BC=DE,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析】 △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ABC和△CDE中,
∴△ABC≌△CDE(SAS),∴∠ACB=∠CED,AC=CE.
∵∠DCE+∠CED=90°,∴∠ACB+∠DCE=90°.
∵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ACE=180°-(∠ACB+∠DCE)=90°,
∴△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2021河北石家庄月考]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CD平分∠ACE,CE平分∠BCD,CD=CE.
(1)求证:△ACD≌△BCE.
(2)若∠D=47°,求∠B的度数.
【解析】 (1)∵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
∵CD平分∠ACE,CE平分∠BCD,
∴∠ACD=∠DCE,∠DCE=∠BCE,∴∠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
(1)求证:△ACD≌△BCE.
(2)由(1)知△ACD≌△BCE,
∴∠E=∠D=47°.
∵∠ACD+∠DCE+∠BCE=180°,∠ACD=∠DCE=∠BCE,
∴∠ACD=∠DCE=∠BCE=60°,
∴∠B=180°-∠BCE-∠E=73°.
(2)若∠D=47°,求∠B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