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课件(34张PPT)+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课件(34张PPT)+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1 15:12:58

文档简介

第1章物体运动的描述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1.(多选)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小,其速度一定越小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其速度一定越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2.(多选)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可知(  )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
3.(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4.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
B.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
C.路程为0、位移为2h、平均速度为0
D.路程为2h、位移为h、平均速度为
5.某运动员100
m比赛的成绩为9.81
s,200
m比赛的成绩为19.32
s。关于他在这两次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
B.200
m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
C.100
m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19
m/s
D.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38
m/s
6.小王和小张从同一地点出发前往同一目的地,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
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
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
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不能看成质点
7.(多选)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小明开车前往太原途中,听到导航仪提示,“前方3
km拥堵,估计需要30
min通过”,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3
km指的是位移
B.3
km指的是路程
C.通过前方3
km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可能约为6
km/h
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6
km,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一个小时
8.一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经历的时间为t,如图所示,则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B.,向东;
C.,向东;,向东
D.,向东;
等级考提升练
9.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10
m/s,10
m/s
B.5
m/s,4.8
m/s
C.10
m/s,5
m/s
D.0,4.8
m/s
10.(多选)三个质点A、B、C,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且均无往返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质点B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D.质点B的平均速率最小
11.甲、乙两人从市中心出发,甲20
s到达正东方向100
m处,乙30
s到达正北方向150
m处,试比较整个过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
第1章物体运动的描述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1.(多选)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小,其速度一定越小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其速度一定越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答案CD
2.(多选)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可知(  )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
答案BC
3.(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答案ACD
4.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
B.路程为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
C.路程为0、位移为2h、平均速度为0
D.路程为2h、位移为h、平均速度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上升h又落回抛出点,则小球的路程为l=h+h=2h,位移为0,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B
5.某运动员100
m比赛的成绩为9.81
s,200
m比赛的成绩为19.32
s。关于他在这两次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
B.200
m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
C.100
m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19
m/s
D.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38
m/s
解析因为200
m比赛的跑道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所以200
m比赛的位移不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A错;100
m比赛的平均速度为
m/s,约为10.19
m/s,C对;200
m比赛的平均速度为
m/s,约为10.35
m/s,B错;由题给条件求不出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D错。
答案C
6.小王和小张从同一地点出发前往同一目的地,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
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
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
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不能看成质点
解析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他们选择不同的路线,路程可能不同,故选项A错误;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与终点是相同的,所以位移相等,故选项B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王与小张的位移相同,但由于小王用时较短,故小王的平均速度较大,故选项C正确;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故选项D错误。
答案C
7.(多选)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小明开车前往太原途中,听到导航仪提示,“前方3
km拥堵,估计需要30
min通过”,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3
km指的是位移
B.3
km指的是路程
C.通过前方3
km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可能约为6
km/h
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6
km,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一个小时
答案BC
8.一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经历的时间为t,如图所示,则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B.,向东;
C.,向东;,向东
D.,向东;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的大小,其方向是这段位移的方向,由A→C,即向东。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率'=,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无方向,选项D正确。
答案D
等级考提升练
9.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10
m/s,10
m/s
B.5
m/s,4.8
m/s
C.10
m/s,5
m/s
D.0,4.8
m/s
解析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设由坡顶到坡底的路程为l,则此过程的平均速率为=4.8
m/s,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10.(多选)三个质点A、B、C,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且均无往返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质点B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D.质点B的平均速率最小
解析A、B、C三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从N点到M点的位移的大小都是线段MN的长度,方向都由N指向M,即位移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A项正确,B项错误。质点B做单向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由N→M,而质点A、C沿曲线运动,运动方向随时在改变,C项错误。由于质点B的路程最小,故质点B平均速率最小,D项正确。
答案AD
11.甲、乙两人从市中心出发,甲20
s到达正东方向100
m处,乙30
s到达正北方向150
m处,试比较整个过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
解析
m/s=5
m/s,方向向东。
m/s=5
m/s,方向向北。
两人平均速度大小一样,但方向不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不同。
答案不相同(共34张PPT)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第1章
内容索引
01
02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理解速度的概念、意义。(物理观念)
2.知道平均速度的含义,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科学思维)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一、什么叫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产生的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叫速度。用v表示速度,公式v=

3.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m/s。
4.速度的方向: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二、平均速度
1.定义:把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需时间t的比,叫平均速度。常用符号
表示。
3.平均速度仅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自我检测
正误辨析
(1)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
答案
×
(2)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1=2
m/s,v2=-3
m/s,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v1>v2。(  )
答案
×
(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答案
×
(4)平均速度即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
答案
×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一
对速度的理解
情境探究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在30
min内行驶了8
km;汽车在30
min内行驶了50
km;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13.5
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2)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3)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你又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要点提示
(1)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2)运动员甲跑得快,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的跑得快。
(3)比较两研究对象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研究对象运动的快慢,
所以汽车运动得快。
关键能力
2.速度的方向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速度的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要点笔记
速度有大小,有方向,二者只要其一发生变化,我们就说速度发生了变化。
探究应用
例1(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s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v=
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能说明速度可由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来计算,并不是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故A错误,B、C、D正确。
答案
BCD
规律方法
(1)高中学习的速度与初中学习的速度不同。初中用路程与时间之比来计算速度,高中用位移与时间之比来计算速度。
(2)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既要计算速度的大小,又要确定速度的方向。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必须同时考虑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都相同。
(3)物体的位移大,不一定运动得快,由v=
可知,只有在t相同的情况下,s越大,v才越大。
变式训练1(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A对,B错;位移的大小不但与速度有关,还与时间有关,C错,D对。
答案
AD
探究二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与运算
情境探究
某同学百米比赛用时12
s,前2
s内的位移为12
m,第2个2
s内位移为14
m,第3个2
s内位移为16
m,第4个2
s内位移为19
m,第5个2
s内位移为20
m,第6个2
s内位移为19
m。
(1)这位同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2)请计算上述6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并说明哪段时间运动得最快?
要点提示
(1)不是,因为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所以第5个2
s内运动得最快。
关键能力
1.平均速度
(2)意义:粗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3)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2.平均速率
(2)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
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比较
比较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同
无方向
联系
①单位都是m/s;②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探究应用
例2一物体以v1=4
m/s的速度水平向东运动了5
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
s后又以v2=6
m/s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
s后到达B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规律方法
求平均速度的三步走
变式训练2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等于零,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和的一半
C.某运动员百米比赛用时10
s,他这1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D.某运动员200
m比赛用时20
s,他这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答案
C
随堂检测
1.(多选)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v=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解析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不能误认为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D正确。
答案
CD
2.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为3
m
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
m/s
解析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由于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不一定为3
m,故A错误;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故B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但某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3
m/s,位移不一定是3
m,故C错误;平均速度与在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答案
B
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2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南昌还有175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120
km/h是平均速度,175
km是位移
B.120
km/h是平均速度,175
km是路程
C.120
km/h不是平均速度,175
km是位移
D.120
km/h不是平均速度,175
km是路程
解析
题图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20
km/h,不是平均速度;题图乙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南昌还有175
km,表示路程,故选D。
答案
D
4.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地相距60
km,一汽车用40
km/h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析
(1)汽车在前后两段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答案
(1)16
km/h (2)20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