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三黑和土地》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三黑和土地》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2 21: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三黑和土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谁能说说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诗人苏金伞写的《三黑和土地》。
作者简介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sǎn(松散)
sàn(散步)
二、学习词语




dǎi(逮住)
dài(逮捕)




liū(溜走)
liù(一溜烟)




顺溜:
①方向一致,有次序。②通畅顺当,没有阻拦。③顺从听话。本文是第一种意思。?
招呼:
①呼唤。②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③吩咐,关照。④照料。本文是第一种意思。?
公粮:
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



温暖——
暖和
合适——
松散——
舒服——
适宜
疏松
舒适
温暖——
寒冷
松散——
紧密
舒服——
难受
白霎霎——
黑漆漆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数一数全诗共有几个小节,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讲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第1~3小节):
写农民有了土地后的兴奋之情,以及对土地的珍爱。
第二部分(第4~8小节):
写三黑翻土、耙地、种麦籽儿。
第三部分(第9~14小节):
写三黑耙地歇息时的联想及对明年的展望。
总结全文,写三黑心情愉快。
第四部分(第15小节):
自由读第1~3小节,思考:
1.文中写农民有了土地后,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这几小节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四、品读课文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农民一有了土地之后,对土地的态度。
比喻、夸张的手法。
更加生动地写出了农民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夸张的手法。
更加生动地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自由读第4~8小节,思考: 1.主人公是谁?2.他是怎样对待土地的?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人物
细心呵护土地。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夸张
拟人
默读第9~12小节,思考:三黑耙完地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看到的
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荞麦地里
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描写蝈蝈儿的声音,朗读时用轻松、欢快的语调读出三黑欢喜的心情。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
家里穷,父母忘记了孩子的爱玩的天性。
地主心里只有庄稼,不会想到孩子快乐。
两个“骂”字写出了三黑小时候的凄苦生活。
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土地是自己的了,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
体现了三黑内心的喜悦。
与上一小节三黑小时候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了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幸福、自由。
三黑在自己地里看到了开花的荞麦,听到了蝈蝈儿的叫声心里很高兴,进而想起小时候自己捉蝈蝈儿,被父母、地主责备。现在自己有土地了,就想让路过的孩子上自己地里来逮蝈蝈儿。更加生动地表现了三黑有了自己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三黑耙完地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体现了什么?
齐读第13~15小节,思考:三黑耙完地后,对未来有什么美好的憧憬?
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重读“更好”“更多”,读出三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中心句,直接抒发三黑心里的喜悦之情。
衬托。通过蝈蝈的叫声衬托出三黑的喜悦之情。
五、课堂小结
《三黑和土地》是现代诗体裁。选自《苏金伞诗选》,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六、结构梳理
农民拥有土地
三黑和土地
总结全文
认真劳作
歇息时联想及展望
整个生命投入土地
翻土 耙地 种麦籽儿
逮蝈蝈儿 小时候 现在
明年的打算
心里真甜
幸福喜悦
在希望的田野上
陈晓光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东港撒网,
北疆播种,南国打场。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七、拓展延伸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三黑是一个( )、( )、( )的人。
八、当堂检测
热爱土地
勤劳朴实
追求美好生活
2.“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B
A. “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比喻的描写手法。
B. “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
C. 这句话描绘了农民获得土地之后兴奋的样子。
1. 读了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写一写,和同学交流。
2.结合背景资料,试着想象三黑明年的“打算”实现后的情景。
九、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