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形象思维,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已初步掌握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基本技能,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喜欢的音响,哼唱熟悉的旋律,能够感知体验民族音乐,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乐于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简单歌舞创编。
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用了傣族民歌常用的“1、3、5”和弦的分解进行。但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曲中还时常穿插和弦的分解进行,另外,还有一些惯用的音调,如:等。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学会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
1.
听唱与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旋律,唱准附点节奏,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1.
通过演唱和欣赏傣族泼水节的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激起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泼水节的气氛,能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附点节奏和二八节奏的区分,准确把握结束句”泼个希望送给你和他,哎啰”的奏节。
教学用具:
电子琴、“泼水节”影音资料、多媒体、鼓、响板
教学过程:
1、
律动导入
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开启我们的音乐之旅,现在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一起来做一段律动,猜猜今天我们要去到哪里好吗?(播放《金孔雀轻轻跳》跟随老师一起做律动,感受傣族舞蹈,导入对傣族的学习。)
1、
了解傣族泼水节。
1、
走进傣乡,了解傣族的民俗风情。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刚刚我们跳的这段舞是什么舞?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生……
师:主要聚居在我哪个省吗?(出示中国地图,找到云南省。)
师:云南的风景秀丽,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大批的游客到那里旅游观光,你们想去云南吗?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云南走进傣乡。(观看云南傣族风光)你看到了什么?
1、
介绍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师: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热闹的泼水节吧!(师播放幻灯片)看了傣族的泼水节你有什么感受?
生:感受到开心、高兴、愉悦……
师:老师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的快乐,现在还有让我们更快乐开心的事呢,你们听,傣族的小朋友正在唱着歌迎接我们的到来呢。(播放《快乐的泼水节》)
你听到了什么?今天啊老师还请来了两位傣族的朋友(介绍傣族打击乐器乐器铓锣和象脚鼓。)
1、
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节奏练习。
模仿用象脚鼓拍节奏,引入节奏学习
(1)
X
X
|
X
X
||
(2)
X
X
X
|
X
X
X
||
(3)
1.
按节奏读歌词教师及出示歌曲谱例学习旋律。
(个别读,齐读)
教师指导:注意附点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中“泼个希望送个你和他”节奏的准确。结束句中的“哎罗”两个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数拍加以引导。
4.分句学唱。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演唱歌谱。教师先指导学生演唱,尤其是大跳的音准,学生如果唱不准,请学生认真听琴后再开始演唱。还要指导歌曲的节奏,区分好歌曲中的节奏。节奏练好以后再练习歌曲的结束句,指导休止符的唱法、延音线的时值。
5.歌曲处理
教师指导:先指导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时要唱得连贯。
6.完整演唱歌曲
聆听《快乐的泼水节》伴奏,学生跟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
表现歌曲
同学们,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色,跟着老师学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
1、
知识拓展
师: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知道的民族有哪些?
生:苗族,土家族。蒙古族……
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56个星座,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我们要相互团结,相互关心,互帮互助、团结在一起,国家才会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越来越幸福。现在让我们唱着《快乐的的泼水节》来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